[发明专利]一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及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9666.2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4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香;孙步云;樊明聪;寇兴凯;刘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楂 枸杞 丹参 配制 制备 方法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制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及配方。
背景技术
山楂、枸杞都是我国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作为一种品味兼优、药食兼用的营养食品,不仅在我国深受欢迎,而且畅销欧美及日本、东南亚地区;丹参是我国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一种药材,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由丹参制作的丹参酒在我国历史悠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性变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近年来,我国的NAFLD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丹参总酚酸和丹参总酮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有良好调脂保肝的作用。山楂中的三萜酸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均有良好的降脂功效,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山楂被广泛的制成山楂降脂片、山楂降脂饮料等降脂产品。枸杞中的枸杞多糖能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通过调节体内血脂及脂蛋白、减少过氧化物生成等实现降脂作用,对治疗NAFLD有明显效果。
由山楂、枸杞、丹参这三种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制剂较多,如复方丹参制剂、复方山楂制剂,枸杞也在降脂类中药复方制剂中普遍应用,但截至目前,由这三种原料制作的食品品种极少,产品多为干果。我国山楂、枸杞、丹参种植面积广阔,枸杞种植面积达150万亩,北方丹参种植面积超过5.8万亩,山楂在山东、河南、山西、河北、辽宁等地也广泛分布,仅山西运城绛县就有山楂100万亩,但由于用于药剂制作的原料需求有限,除鲜果销售外,许多在贮藏期间变质腐烂,这样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产品附加值不高,这也正是制约我国山楂、枸杞、丹参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所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性食品已成为21世纪食品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人们对食品不但要求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将山楂、枸杞、丹参经过干燥粉碎,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传统白酒中,既可增加山楂、枸杞、丹参深加工产品的种类,也可促进相关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节能环保,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但由于药材所特有的酸、涩、苦味,目前市场上的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尚较为鲜见。
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配制酒,多以开胃酒、利口酒、餐后甜酒为主,其多以蒸馏酒或葡萄酒调配而成,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且都具有特殊风味,如由香料配制而成的味美思酒(Vermouth),以苦味和药味闻名的苦酒(Bitter)都具有浓烈的特殊气味,不易被国人接受。相比中国传统的配制酒——药酒而言,市售配制酒并不符合中国人饮酒习惯,且良莠混杂,甚至为降低生产成本以次充好。
现有山楂、枸杞、丹参生产量大,作为药剂制备所需原料有限,鲜品销售易腐烂变质,而三种原料同时作为食品其深加工品种极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及配方,旨在解决现有山楂、枸杞、丹参生产量大,作为药剂制备所需原料有限,鲜品销售易腐烂变质,同时作为食品深加工品种极少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该山楂、枸杞、丹参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挑选干制的山楂片、枸杞籽、丹参片,去杂后采用热风干燥对其进一步脱掉吸潮水分;
步骤二,采用万能粉碎机对经干燥、冷却的山楂、枸杞、丹参饮片进行粉碎,并过80目筛,即得山楂、枸杞、丹参的粉末;
步骤三,根据山楂、枸杞、丹参三种原料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的配比为2:1:2;
步骤四,依据确定配比的山楂、枸杞、丹参粉用量与基酒用量对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山楂、枸杞、丹参三种粉末原料与基酒的配比为1:20;
步骤五,将原料粉按确定的配比,山楂:枸杞:丹参=2:1:2,料液比1:20,加入不同酒精浓度的基酒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浸提不同时间,确定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基酒浓度为42%、浸提温度为28℃条件下浸提时间为10小时时,浸提酒液色泽、口感、风味最佳;
步骤六,通过比较不同甜味调味物质及其合适的添加量对配制酒口感、风味的影响,确定甜味调味物质为蜂蜜,且按浸提原酒的5%添加口感、风味最佳;
步骤七,向调配后的浸提酒中加入壳聚糖进行澄清处理,确定壳聚糖的添加量为0.75g/L,处理温度为40℃,处理时间为60min,制得的配制酒澄清度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9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