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癸酸改性椰壳活性炭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40588.8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金鑫;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首创滤清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癸酸 改性 活性炭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功能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癸酸改性椰壳活性炭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逐步建设,各种化学品被开发利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由于化学品产生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物质,也成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目前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工业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汽车尾气、生产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水污染主要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里含有大量有毒物质,还有人们生活中的污水产生很多有害物质。人们生活中也有很多时候需要脱除毒素,比如空调过滤网上有很多细菌、毒素,新装修的间有甲醛等有害物质,都需要脱除毒素。目前都脱除毒素经常用到吸附剂,主要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分子筛等,另外还有针对某种组分选择性吸附而研制的吸附材料。但是这些吸附剂大多吸附能力有限,需要针对不同的要求研究不同的吸附剂,发挥最好的作用。同时,寻找新的原料,以增强吸附效果,节约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癸酸改性椰壳活性炭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正癸酸改性椰壳活性炭吸附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正癸酸12-16、椰壳活性炭100-120、凹凸棒黏土30-40、过硫酸钾4-7、硅烷偶联剂KH-550 3-5、纳米二氧化硅3-5、海藻酸钙5-9,硅酸钠10-15、改性硅藻土4-5、水适量;
所述改性硅藻土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100-110、玉石20-24、纳米碳1-2、苯甲酸钠1-2、当归油1-2、硅烷偶联剂KH550 1-2、亚硒酸钠1-2、百合粉2-3;制备方法是将硅藻土、玉石放入煅烧炉中在550-570℃下煅烧3-4小时,取出,放入12-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4-5小时,过滤取出,用清水反复洗涤,烘干,加入水中,同时,加入纳米碳、亚硒酸钠、苯甲酸钠、百合粉,研磨得到浆料,喷雾干燥,将其它剩余成分与干燥粉末混合,研磨分散均匀即得。
所述正癸酸改性椰壳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凹凸棒黏土粉碎,送入炭化炉中,在660-800℃下炭化处理3-4小时,取出,与正癸酸、椰壳活性炭、过硫酸钾、硅烷偶联剂KH-550、纳米二氧化硅、海藻酸钙,硅酸钠一起加入适量水中调成泥状,加热至80-90℃,研磨1-2小时得200-300目浆料,用清水洗涤至PH值为中性,烘干;与其他剩余原料混合分散均匀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用了正癸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使得活性炭具有机械强度高、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速度快、对各种溶质和游离气等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使用了纳米二氧化硅,使活性炭具有杀菌除臭,自洁性能,适用于高纯饮用水、饮料、酒类、食品和医药的除臭、除氯和液体脱色,并可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的溶剂回收和气体分离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正癸酸改性椰壳活性炭吸附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正癸酸13、椰壳活性炭110、凹凸棒黏土35、过硫酸钾6、硅烷偶联剂KH-550 4、纳米二氧化硅4、海藻酸钙7,硅酸钠13、改性硅藻土4、水适量;
所述改性硅藻土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硅藻土105、玉石22、纳米碳1.5、苯甲酸钠1.4、当归油1.5、硅烷偶联剂KH550 1.6、亚硒酸钠1.5、百合粉2.5;制备方法是将硅藻土、玉石放入煅烧炉中在560℃下煅烧3.6小时,取出,放入13%的盐酸溶液中浸泡4小时,过滤取出,用清水反复洗涤,烘干,加入水中,同时,加入纳米碳、亚硒酸钠、苯甲酸钠、百合粉,研磨得到浆料,喷雾干燥,将其它剩余成分与干燥粉末混合,研磨分散均匀即得。
所述正癸酸改性椰壳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凹凸棒黏土粉碎,送入炭化炉中,在700℃下炭化处理3小时,取出,与正癸酸、椰壳活性炭、过硫酸钾、硅烷偶联剂KH-550、纳米二氧化硅、海藻酸钙,硅酸钠一起加入适量水中调成泥状,加热至85℃,研磨2小时得300目浆料,用清水洗涤至PH值为中性,烘干;与其他剩余原料混合分散均匀即得。
经测定,其碘值1647mg/g,亚甲基蓝吸附值27.3mL/0.1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首创滤清器有限公司,未经蚌埠首创滤清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0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