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0755.9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2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尤其指一种臭氧机。
背景技术
臭氧技术在各个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臭氧气体或臭氧水杀菌,臭氧气体除去甲醛等有害气体,臭氧代替农药消灭病虫害等领域,并且这些过程的最终结果都无有害物残留,为绿色环保的。臭氧发生装置一般包含电源、高压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功率较高的还带有臭氧发生器散热用水冷或风扇散热系统以及臭氧吹出用风泵系统,有的还带有工作电流指示电表和定时器等机构。其工作物理原理是把220V市电电压变换为低压直流电,由高压发生电路产生1万多伏的高频高压,送到由两个电极构成的臭氧发生器,在其中对空气高压放电而产生臭氧。现有技术中的臭氧机为交流市电供电,不方便移动使用,尤其是在无交流市电的农业大棚等场所无法使用,这就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无交流市电的环境中移动使用的臭氧机,并且充电电池可以随意拆装,方便只在需要电池的场所才放进去,不需要电池的时候取出电池,以方便运输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它还应具备电池极性接错保护和显示电路。
本发明包含一个机壳(7),把高压发生器(3)的输出端(L5)与臭氧发生器(4)并联,直流电源(2)与高压发生器(3)的电源输入端并联。电池插孔(6)与开关(K3)串联后并联在正极(+E)和地之间,电池插孔(6)的负极插接端接地。电池插孔(6)安装在机壳(7)上,还有带引线正负极标记的电池插头(5)。当用户需要电池供电时,可自行把充电电池(E)接上带引线正负极标记的电池插头(5),将电池插头(5)插入电池插孔(6),进行电池供电。
机壳(7)上带有电池安装空间(14),电池安装空间(14)的外侧带有可方便拆装的电池盒盖(9),电池盒盖(9)与插槽(12)插接。
由于臭氧机的机壳(7)上带有充电电池(E)的安装空间,并且电池插孔(6)安装在机壳(7)上,还有带引线正负极标记的电池插头(5)。用户只在需要电池的场所才放进去,不需要电池的时候取出电池,方便运输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产品只提供了一套电池插接部件和电池安装空间,销售时不带电池,用户可根据需要另行购买电池,故几乎没增加产品成本,也方便了用户。这使得本发明可以在无交流市电的地方使用。
在正极(+E)和地之间还反向并联保护二极管(D7),防止了用户接反充电电池(E)极性而损坏电路。
在充电电池(E)与正极(+E)和地之间的电路中还串联有保险丝(BY),发光二极管(D9)与分压电阻(R8)串联后再反向与保险丝(BY)并联,进一步提高电池极性接错保护的可靠性和电池接错极性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施例2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机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市电插头1与电源开关K1及保险丝BX串联后与电源变压器BY的初级线圈L1并联由二极管D1、D2、D3、D4接成的桥式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与次级线圈L2并联,市电电源指示发光二极管D0与电阻R3串联后也并联在次级线圈L2上。桥式整流器的输出端与由三端稳压器IC1和外围件构成的滤波稳压电路并联,其中二极管D5起升高稳压值约0.65V作用。上述电路就构成了直流电源2,其正极输出端为正极+E。正极+E还接第三开关K3的上端及第四开关K4的左端以及保护二极管D7(它起防止用户接反充电电池E极性损坏电路作用)的负极。电池插孔6与限流电阻R4串联后接在第三开关K3的下端和地之间,电池供电指示灯D6与阻流电阻R5串联后并联在第四开关K4的右端和地之间。点划线表示开关K3、K4为联动的双刀开关。如果需要加大输出功率,可用开关稳压电源或复合大功率三极管构成的串联稳压电路。如果充电电池E为普通铅酸蓄电池,可去掉限流电阻R4直接用导线代替。这时就变成了电池插孔(6)与开关(K3)串联后并联在正极(+E)和地之间,电池插孔(6)的负极插接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学院,未经德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07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