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煤浆的制备与气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2381.4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8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倪建军;池国镇;张建文;刘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6 | 分类号: | C10J3/46;C10J3/50;C10J3/84;C10J3/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制备 气化 系统 | ||
1.一种二氧化碳煤浆制备输送与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由水煤浆制备单元、二氧化碳煤浆制备单元、煤气化单元、合成气冷却净化单元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分离单元组成;所述的水煤浆制备单元包括水煤浆制备槽(1),水煤浆制备槽(1)设有煤粉入口(A)及水入口(B),水煤浆制备槽(1)通过煤浆泵一(15)与煤浆置换槽(2)连接;所述的二氧化碳煤浆制备单元包括二氧化碳煤浆槽(5),所述煤气化单元包括气化炉(6),煤浆置换槽(2)与二氧化碳煤浆槽(5)连接后,通过煤浆泵二(16)与气化炉(6)的二氧化碳煤浆入口(D)连接;气化炉(6)顶部设有水蒸汽入口(E);所述合成气冷却净化单元包括合成气冷却器(7),气化炉(6)与合成气冷却器(7)连接,合成气冷却器(7)底部设有灰渣出口(G),合成气冷却器(7)与降温除尘单元(8)连接,降温除尘单元(8)依次与除酸单元(9)、变换反应器(10)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分离单元包括二氧化碳捕集单元(11),二氧化碳捕集单元(11)分别与变换反应器(10)、二氧化碳压缩系统(12)连接,二氧化碳捕集单元(11)设有合成气出口(J);二氧化碳压缩系统(12)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液态二氧化泵(13)收集至二氧化碳容器(1)或与煤浆置换槽(2)的二氧化碳入口(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煤浆制备输送与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浆置换槽(2)通过脱水罐(3)与水煤浆制备槽(1)形成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煤浆制备输送与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冷却器(7)的水蒸汽出口(H)与气化炉(6)的水蒸气入口(E)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煤浆制备输送与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浆置换槽(2)与二氧化碳煤浆槽(5)之间设有除泡过滤器(4),除泡过滤器(4)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出口(K)通往二氧化碳压缩系统(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煤浆制备输送与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碳煤浆槽(5)用于4.0MPa以上操作压力的气化系统,在制备时的压力为6.0MPa~12.0MPa,煤浆温度为1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煤浆制备输送与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单元(11)产生的二氧化碳循环激冷气通往合成气冷却器(7),用于合成气冷却器(7)激冷降温,二氧化碳循环激冷气的循环量为合成气产量的1/3~2/3倍,温度为200~4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煤浆制备输送与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6)的氧气入口(F)与空分单元(14)连接,空分单元(14)将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分离后,将氧气输送至气化炉(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23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