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翅果菊为原料同时提取菊苣酸、单咖啡酰酒石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绿原酸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42563.1 申请日: 2013-09-25
公开(公告)号: CN103524347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2
发明(设计)人: 陈育如;柯小红;闫莽;钱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07C69/732 分类号: C07C69/732;C07C67/48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地址: 210097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翅果 原料 同时 提取 菊苣酸 咖啡 酒石酸 酰奎尼酸 绿原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植物为原料提取制备有效成分的方法,具体涉及从翅果菊中提取菊苣酸,单咖啡酰酒石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绿原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翅果菊属为菊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过去曾称为山莴苣属,分布于东亚及南亚地区。有高大翅果菊Pterocypsela elata(Hemsl.)Shih、台湾翅果菊P.formosana(Maxim.)Shih、翼柄翅果菊P.triangulata(Maxim.)Shih、毛脉翅果菊P.raddeana(Maxim.)Shih、细喙翅果菊P.sonchus(L évl.et Vaniot)Shih、翅果菊P.indica(L.)C.Shih和多裂翅果菊P.laciniata(Houtt)Shih等。杨昌旭在研究三峡库区的翅果菊属时发表一新变种,并新组合一新变种。新种是大头翅果菊Pterocypsela lyrata C.X.Yang,新变种是椭圆翅果菊Pterocypsela indica(L.)Shih var.dentata(Kom.)C.X.Yang,因此,目前的翅果菊属共包括8个种和1变种(杨昌旭,三峡库区翅果菊属和莴苣属新分类群,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6):484-485;杨昌旭,三峡库区莴苣属和翅果菊属植物的分类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5):425-428)。 

翅果菊繁殖力很强,对胁迫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适应能力(王静,刘鹏,王珊等,台湾翅果菊对不同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78-3979),并且通过向体外环境中释放出化学物质,即化感作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可导致入侵地本地植物多样性的丧失。在翅果菊的大片生长区,每年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铲除清理。 

翅果菊属在全国分布极广,如果作为野菜不仅风味好、营养价值也较高,还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心脑血管疾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Yuguang Lin,Gert W.Meijer,Mario A.Vermeer et al.Soy protein enhances the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 of plant sterolesters in cholesterol-fed hamsters,Journal of Nutrition,2004,134(1):143-148)。可作为蔬菜种植,在蔬菜淡季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茎叶和养生保健的佳品(滕有德,乐正碧,杨昌煦,三峡库区部分翅果菊属植物应用研究,植物遗传资源科学,2001,2(3):40-44)。 

近年来,对植物有效成份的研究日益活跃,在多裂翅果菊中植物甾醇含量非常丰富,侯彩婷等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测定了多裂翅果菊中植物甾醇单体化合物的含量,表明多裂翅果菊中含有β-谷甾醇、豆甾醇,它们都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消炎、抗溃疡和抗肿瘤作用。 

多裂翅果菊中还含有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11β,13-二氢莴苣内酯乙酸酯),它具有显著 的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理气的功效(毕志明,王峥涛,徐国钧等.多裂山莴苣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11):649-651)。多裂翅果菊的干燥根中的挥发油具有木香香气,挥发油中含有35种化合物,主要为长链脂肪烃和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董丽,孙祥德,郭兰青等.多裂翅果菊的挥发油成分,广西植物,2004,24(1):61-63)。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抗脑缺血、心肌缺血并改善记忆功能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闫福林等,CN1935800A)采取高翅果菊、多裂翅果菊等翅果菊属植物根部为原料,浸泡、蒸馏、层析得到式1所示的化合物。翅果菊的根部生物量有限,本发明可利用翅果菊全草,取材范围更大。 

(其中,R为Glc或H;R’为CH2OH或CHO) 

式1多裂翅果菊中的一类化合物 

本发明专利通过对翅果菊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发现其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丰富,特别是菊苣酸含量高。 

菊苣酸,又名二咖啡酰酒石酸,其分子量为474。有四种同分异构体:D-菊苣酸,L-菊苣酸,内消旋菊苣酸和外消旋菊苣酸。其中,L-菊苣酸多见于紫锥菊,白头翁等植物中,D-菊苣酸常见于菊苣中,而内消旋菊苣酸从问荆中提取得到。 

菊苣酸的分子式为C22H18O12,分子结构如式2所示。 

式2菊苣酸分子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2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