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3630.1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8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理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理敬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83/10;C09D7/12;C09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袁周珠 |
地址: | 521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外表 密封 隔热 涂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涂层材料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中,对防护涂层的耐高低温性和密封性等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有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受环境影响较大,且使用环境的特殊,复合材料壳体的外表面需要密封、隔热涂层进行防护,并且根据产品贮存和使用的实际情况,涂层材料需要在恶劣环境下(如外压、150℃高温、-40℃低温、潮湿、盐雾等),对壳体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目前大部分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隔热效果不理想,特别是气体密封能力差,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所以,开发一种具有耐高低温性能,良好强度和弹性,并且气体密封性好的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是十分有必要的。
纳米氧化锌((Zn0)是一种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光学、生物、医药、涂料等很多领域都展现出特殊的用途。掺A1后氧化锌的自由载流子浓度增加,电阻率大幅下降,在可见光区透过率高,对红外光线产生较强的反射,是一种理想的透明隔热材料。将纳米氧化锌铝加入到涂料中制成透明隔热涂料可有效解决玻璃的隔热问题,并具有工艺简单和低成本的优点,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关于隔热涂层材料的专利大部分通过添加稀土元素来增强材料的隔热性能,比如200980100464.7公开一种隔热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通过添加多种镧系元素来提高其隔热性能,生产成本高,工序复杂,给生产带来不便,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求。关于利用纳米氧化锌为原料的隔热涂层材料专利在国内仍未见。
因此,研究以纳米氧化锌为原料,结合硅树脂(DC-805)、环氧树脂(E-51)和低分子量聚酰胺开发一种有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具有良好强度、弹性,而且有很强的气体密封能力和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密封隔热的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该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不仅有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弹性、耐水和耐盐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各组分重量份为:
纳米氧化锌铝25~35份、硅树脂(DC-805)25~30份、环氧树脂(E-51)30~40份、低分子量聚酰胺10~20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纳米氧化锌铝25~35份、硅树脂(DC-805)25~30份、环氧树脂(E-51)30~40份、低分子量聚酰胺10~20份,环氧树脂与硅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在100-300℃共聚合50-80min,当温度降至80-150℃持续反应30-70min后停止加热并降至室温,即得改性树脂。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方法制备的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不仅有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弹性、耐水和耐盐性能,附加值得到很大地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各组分重量份为:
纳米氧化锌铝30份、硅树脂(DC-805)25份、环氧树脂(E-51)35份、低分子量聚酰胺10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称取纳米氧化锌铝30份、硅树脂(DC-805)25份、环氧树脂(E-51)35份、低分子量聚酰胺10份,环氧树脂与硅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在150℃共聚合60min,当温度降至110℃持续反应45min后停止加热并降至室温,即得改性树脂。
实施例2
一种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各组分重量份为:
纳米氧化锌铝25份、硅树脂(DC-805)30份、环氧树脂(E-51)30份、低分子量聚酰胺10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称取纳米氧化锌铝25份、硅树脂(DC-805)30份、环氧树脂(E-51)30份、低分子量聚酰胺10份,环氧树脂与硅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在135℃共聚合65min,当温度降至100℃持续反应50min后停止加热并降至室温,即得改性树脂。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理敬,未经陈理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3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酶联免疫斑点计生四项联合试剂盒
- 下一篇:红外甲烷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