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莲子山药银耳面包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3837.9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1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良 |
主分类号: | A21D13/00 | 分类号: | A21D13/00;A21D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莲子 山药 银耳 面包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莲子山药银耳面包,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包括:莲子25-35g、山药40-50g、银耳16-20g、高筋粉600-700g、低筋粉200-400g、白砂糖120-160g、食盐15-25g、奶粉35-45g、鸡蛋60-100g、油脂130-170g、即发酵母10-20g、改良剂4-6g、虾青素0.01-0.03g、甘草甜素0.0001-0.0003g、纯净水500-58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莲子山药银耳面包,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包括:莲子30g、山药45g、银耳18g、高筋粉650g、低筋粉300g、白砂糖140g、食盐20g、奶粉40g、鸡蛋80g、油脂150g、即发酵母15g、改良剂5g、虾青素0.02g、甘草甜素0.0002g、纯净水540g。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莲子山药银耳面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莲子、山药、银耳分别洗净、蒸煮20-40min、烘干20-40min,烘干后的原料混合在粉碎机内粉碎至50-90目,过60-80目筛制得莲子山药银耳混合细粉;
(2)将粉碎后莲子山药银耳混合细粉和高筋粉、低筋粉、白砂糖、食盐、即发酵母、奶粉、改良剂一起放入搅拌桶内,慢速搅拌3-6分钟,加入纯净水和鸡蛋再慢速搅拌1-6min,再加入油脂50g,慢速搅拌1-6min,接着用中速或快速搅拌至面团表面光滑时,停止搅拌,然后放置发酵25-35min;
(3)将发酵好的面团擀成正方形面皮,将剩余油脂做成比面皮小的正方形,并放在面皮上,使油层油脂是四个顶点正好位于面皮的四条边的中点上,再将皮面未盖有油层油脂的四角往中心折拢,并完全包住油层油脂,搓揉,得到油脂面团;
(4)将油脂面团的厚度擀成0.6-1cm,再叠三层,放入冰箱冷冻10-20min,冷冻温度在-18至-20℃,取出冷冻好的面团;重复该步骤2-3次;
(5)将冻好的面团取出分割25g/个,放入醒发柜中醒发,控制温度在25-35℃,相对湿度在65-75%,时间0.5-1.5h;
(6)将醒发好的面团涂上蛋液,放入180-220℃的烘箱中烘烤约10-20min,至表面金黄色即得莲子山药银耳面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莲子山药银耳面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原料莲子、山药、银耳分别洗净、蒸煮30min、烘干30min,烘干后的原料混合在粉碎机内粉碎至70目,过70目筛制得莲子山药银耳混合细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莲子山药银耳面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粉碎后莲子山药银耳混合细粉和高筋粉、低筋粉、白砂糖、食盐、即发酵母、奶粉、改良剂一起放入搅拌桶内,慢速搅拌3min,加入纯净水和鸡蛋再慢速搅拌5min,再加入油脂50g,慢速搅拌6min,接着用中速或快速搅拌至面团表面光滑时,停止搅拌,然后放置发酵27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莲子山药银耳面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停止搅拌后,取下一小块面团,用手拉薄,当能拉成厚0.1-0.2mm的薄面且表面光滑均匀,表明面团搅拌好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莲子山药银耳面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油脂面团的厚度擀成0.7cm,再叠三层,放入冰箱冷冻14min,冷冻温度在-19℃,取出冷冻好的面团;重复该步骤3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莲子山药银耳面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控制温度在30℃,相对湿度在70%,时间1.2h。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莲子山药银耳面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放入200℃的烘箱中烘烤约14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良,未经李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38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毫绿茶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基于太阳能自动控制启闭的家用浇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