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弹簧缓冲回收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4459.6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金梁斌;李运初;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8/00 | 分类号: | B63B38/00;B63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之壮;仇蕾安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弹簧 缓冲 回收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弹簧缓冲回收平台,应用于准静态河海流域、静态湖泊水域、水池等水下试验、水中试验品缓冲、回收。
背景技术
用于水下回收的试验品,该试验品在水中布放时具有较大的冲量,接触水底时具有较大的冲击,目前针对水中试验品缓冲保护、回收的装置类型少。水中试验品的缓冲保护、回收主要采用自带缓冲装置(气囊部件、分离浮体等)、柔性网打捞、带橡胶垫的刚性平台、浮筏式缓冲平台等。现有应用于水池的浮筏式缓冲回收平台,主要利用浮筏的浮力进行被试品的缓冲,存在受试验品冲击后易产生塑性变形,缓冲性能较差,表面非平面,人员在平台上操作不方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试验品缓冲、打捞回收的弹簧支撑式缓冲回收平台。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水中试验品试验时因惯性冲击较大易损坏、打捞困难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弹簧缓冲回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索、防护栏、弹力绳、缓冲单元和浮体平台;
其中,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弹簧、缓冲板和支撑板,所述弹簧为四个以上,在所述缓冲板的边缘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弹簧均布安装在所述缓冲板和支撑板之间;
所述浮体平台包括基架、浮筒和扣板,所述扣板为两个,在所述扣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开有圆形孔;
所述防护栏主要由方形架和支撑柱组成,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架的下端;
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两个扣板安装在所述基架的两个相对面,所述浮筒的两端卡在扣板的圆形孔上,所述防护栏通过支撑柱垂直固定在所述基架的边框上表面;所述缓冲单元通过支撑板均布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架的上表面,所述缓冲单元与所述防护栏的方形架设有间隙,所述弹力绳穿过所述缓冲板的安装孔将相邻所述缓冲单元连接;所述起吊索固定安装在防护栏的方形架的四个角上。
还包括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套在所述起吊索上。
在所述缓冲板和支撑板上开有漏水孔。
所述浮筒采用防腐耐压的玻璃钢材质制成。
所述弹力绳为超弹性材质制成。
所述防护栏的方形架为中空结构。
所述基架采用工字梁结构。
在所述相邻的支撑板之间采用角钢焊接。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提供的弹簧缓冲回收平台在水中近似零浮力设计,可以减小外围的起吊机构的消耗功率;由于浮筒的设计,可以使回收平台惯性质量小;本发明采用浮筒和缓冲单元的组合使用,可以更好的提高缓冲性能;由缓冲板形成的缓冲层采用弹簧支撑,可以满足平台升出水面时的刚度要求,确保操作的平稳性;由于在基架底部均匀布置浮筒,可以改善基架受力。
二、由于还包括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套在所述起吊索上;所述配重块采用分体对接式连接,穿过起吊索,可增加配重块数量,用于改善平台受力情况。
三、由于在所述缓冲板和支撑板上开有漏水孔;可以减小平台起吊和下沉时的阻力,同时受到冲击时可产生水流扰动,保护试验品和缓冲单元。
四、由于所述浮筒采用防腐耐压的玻璃钢材质制成;可以起到防腐耐压的作用。
五、由于所述弹力绳为超弹性材质制成;可以保证缓冲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保护被试品和缓冲单元不被损坏。
六、由于所述防护栏的方形架为中空结构;可以减轻重量。由于所述基架采用工字梁结构;可以提高基架的承载能力。
七、由于在所述相邻的支撑板之间采用角钢焊接;可以提高整体承载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一个缓冲单元的三维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三维图。
其中,1-起吊索;2-配重块;3-防护栏;4-弹力绳;5-弹簧;6-缓冲板;7-支撑板;8-基架;9-浮筒;10-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弹簧缓冲回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索1、防护栏3、弹力绳4、缓冲单元和浮体平台;
其中,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弹簧5、缓冲板6和支撑板7,所述弹簧5为四个以上,在所述缓冲板6的边缘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弹簧5均布安装在所述缓冲板6和支撑板7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4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监视DC电路状态的装置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