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及其紧急呼叫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45042.1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2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石晓刚;黄育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22 | 分类号: | H04W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刘健;梁挥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及其 紧急 呼叫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紧急呼叫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移动通信技术中,通过紧急呼叫求助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处理紧急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具有多个规定的紧急号码比如110、120等,这些号码在通过移动终端呼出时,均通过紧急呼叫类型呼出,不同于一般的通过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正常呼叫。
但国内某些地区的网络,由于基站不支持紧急呼叫,如果移动终端以紧急呼叫类型呼出,则导致呼不通,导致用户在需要拨打紧急号码时,无法实现该功能。
综上可知,现有的移动终端及其紧急呼叫方法,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紧急呼叫处理方法,其可以在不支持紧急呼叫的基站网络下实现紧急号码的正常呼叫,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加人性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紧急呼叫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紧急呼叫号码发起呼叫请求;
判断移动终端的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
根据所述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配置所述紧急呼叫号码的呼出类型。
根据本发明的紧急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出类型包括紧急呼出类型及正常呼出类型;
所述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为有卡状态或无卡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紧急呼叫处理方法,当所述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为有卡状态时,将所述呼叫请求以紧急呼出类型呼出;
若所述呼叫请求以紧急呼出类型呼出失败,则将所述呼叫请求以正常呼出类型呼出。
根据本发明的紧急呼叫处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为有卡状态时,判断所述紧急呼叫号码是否为预设的协议测试号码;
若所述紧急呼叫号码是预设的协议测试号码,则将所述紧急呼叫号码以紧急呼出类型呼出;
若所述紧急呼叫号码不是预设的协议测试号码,则将所述紧急呼叫号码以正常呼出类型呼出。
根据本发明的紧急呼叫处理方法,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识别卡注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的移动国家号码是否为46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对紧急呼叫号码发起呼叫请求;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
呼叫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配置所述紧急呼叫号码的呼出类型。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所述呼出类型包括紧急呼出类型及正常呼出类型;
所述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为有卡状态或无卡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所述呼叫配置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为有卡存在时,将所述呼叫请求以紧急呼出类型呼出;
若所述呼叫请求以紧急呼出类型呼出失败,则将所述呼叫请求以正常呼出类型呼出。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所述呼叫配置模块进一步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所述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为有卡状态时,判断所述紧急呼叫号码是否为预设的协议测试号码;
若所述紧急呼叫号码是预设的协议测试号码,则将所述紧急呼叫号码以紧急呼出类型呼出;
若所述紧急呼叫号码不是预设的协议测试号码,则将所述紧急呼叫号码以正常呼出类型呼出。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所述状态判断模块进一步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识别卡注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的移动国家号码是否为460。
本发明通过发起对紧急号码的呼叫时,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具有用户识别卡,并根据所述用户识别卡的存在状态配置所述紧急呼叫号码的呼出类型。具体的。若没有用户识别卡,则移动终端直接以紧急呼叫类型进行呼出,若该呼叫过程失败,则以正常呼叫类型呼出。借此,当用户在当地基站不支持紧急呼叫类型呼出时,可以正常接通到服务台,完成本地呼叫,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紧急呼叫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紧急呼叫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5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子扩散实验装置
- 下一篇:开卷机抱闸盘吊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