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和定位件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45630.5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9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菅又祥丈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昭和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和一种定位件。
背景技术
一种车辆等的转向装置设置有:输入部,其接收来自如方向盘的转向部的转向力的输入;以及输出部,其接收转向力的传输并传递转向力到如车轮的转向部。这里,在转向装置中,所述输入部和所述输出部必须按以下的方式连接,例如,旋转输入部的直进位置和旋转输出部的直进位置相互重合。
专利文献1(JP-A-2004-136891)公开了一种转向柱接头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利用与从转向器壳体伸出的转向轴结合的锯齿部来接合转向柱接头,其中帽用于相对于转向轴对准转向柱接头的安装角度位置,并且该帽包括:互锁部,通过结合于转向轴的锯齿部的锯齿部来接合该互锁部;插入部,其插入到转向轴的伸出端部;以及直进位置引导部,其与转向柱接头的直进位置对准部相连接。
发明内容
存在这样的情况:对准件用于按照旋转输入部的直进位置与旋转输出部的直进位置彼此重合的方式来连接输入部和输出部。然而,例如在安装任务过程中,如果对准件与其他件接触并遭受变形等,那么在输入部与输出部之间的预定位置关系存在可能发生偏差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实施多个相互连接的旋转部对准的对准件的刚度,以及在预定位置关系内连接所述多个旋转部。
本发明的一方面针对一种转向装置,包括:
第一旋转部,该第一旋转部构造成旋转;
第二旋转部,该第二旋转部构造成具有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部定位的剖切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一旋转部从而覆盖所述第一旋转部的外周,并该第二旋转部构造成旋转;以及
定位件,该定位件构造成实施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部在周向上的定位,
其中,所述定位件包括:
连结部,该连结部构造成在指定了所述第一旋转部在周向上的位置的状态下与该第一旋转部连结;以及
定位部,该定位部构造成固定于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的中心轴邻近的该定位部的基端部形成为具有大的宽度,并且远离所述中心轴的该定位部的前端部形成为小的宽度,所述定位部在所述第一旋转部的径向上向外突出,并通过被置于所述剖切部内来定位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部。
这里,所述定位部可以具有锥斜形状,该锥斜形状的宽度远离所述中心轴线逐渐变小。
此外,所述定位部可以具有肋,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的所述中心轴邻近的该肋的基端部形成为具有大的宽度,而远离所述中心轴的该肋的前端部形成为具有小的宽度。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针对一种定位件,该定位件实施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在周向上的定位,该第一旋转部构造成旋转,该第二旋转部构造成连接到所述第一旋转部从而覆盖所述第一旋转部的外周并且构造成旋转,所述定位件包括:连结部,该连结部指定所述第一旋转部在周向上的位置并且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旋转部连结的形状;以及突出部,该突出部固定于所述连结部,当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部上时,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的中心轴邻近的该突出部的基端部形成为具有大的宽度,而远离所述中心轴的该突出部的前端部形成为具有小的宽度,该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旋转部的径向上向外突出。
利用上述构造中的任意一个,提高了实施多个相互连接的旋转部对准的对准件的刚度,并且所述多个旋转部能够以预定的位置关系连接。
附图说明
图1的示图为示出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电驱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所述电驱动动力转向装置的转向齿轮箱内部的剖面图;
图3A和3B为用于描述万向节与转向轴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示图;
图4A和4B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定位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5A和5B为用于描述引导部的形状设定的示图;
图6为用于描述根据第一修改实例的定位件的示图;以及
图7为用于描述根据第二修改实例的定位件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的示图为示出关于本实施例的电驱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所述电驱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转向齿轮箱内部的剖面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驱动动力转向装置1(以下可简称为“转向装置1”)是用于改变车辆行进方向的转向装置,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所述转向装置应用于汽车的结合体。关于本实施例的转向装置1是所谓的小齿轮助力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昭和,未经株式会社昭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5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模机
- 下一篇:黄伞复合保健饮料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