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设备的用户对应及用户追踪方法、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46228.9 申请日: 2013-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3533530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2
发明(设计)人: 林毅 申请(专利权)人: 林毅
主分类号: H04W8/16 分类号: H04W8/16;H04W8/26;G06F17/30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高磊
地址: 100872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设备 用户 对应 追踪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跨设备的用户行为的追踪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跨设备的用户对应及用户追踪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移动互联网正在飞速发展。手机网民数量已经超过4亿,并且已经超过个人电脑网民数量。在中国,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一个用户通常拥有多个上网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跨设备上网已经成为趋势。

个人电脑(PC)互联网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已经相当成熟。而各个PC互联网站积累了大量的用户群和用户数据,PC互联网上积累的用户数据蕴含巨大的价值,而这些数据是否能够为移动互联网所用,是众多的互联网企业十分关心的课题。而PC互联网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数据之间似乎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仍然没有一个准确,便捷易用,易成规模的数据打通方法。

数据一旦打通,企业就能更好的利用用户的PC互联网的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提供给用户更多样的服务和更好的用户体验。比如:进行精准的广告追踪,或者提供定制化的内容服务,进行联合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行为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等活动。

以广告追踪为例。互联网企业和广告服务提供商希望跨设备的追踪用户。但是,目前的跨设备的追踪方法却受到局限。

比如,目前的一个方法中,如果用户在移动设备和PC设备上都通过同一个用户账号和密码登陆某个网站或应用程序,那么此用户在PC设备和移动设备上分别发生的,在这个网站或者应用程序上的行为数据可以和这个账号建立关联,从而互联网企业或广告服务商能通过这个账号进行用户对应和追踪。此种方法有几个缺点:

此方法要求用户在PC设备和移动设备上都登陆某个网站或者应用。这样对用户来讲十分耗时,并且给用户带来不便。

此方法基于用户账号,需要积累大量的注册用户才有利用价值,对于某些企业来讲,拥有的注册用户数并不多,则此种方法能达到的规模就不大,利用价值被大打折扣。

基于账号的用户追踪是封闭的,它仅能在一个互联网企业的网站或者应用的账号体系内对其用户进行追踪。

在另一个现有方法中,如果移动设备和PC设备接入的是同一个网络(同一个wifi网络或者小区网络)或者同样的网关,则认为移动设备和PC设备对应于同一个用户。如果移动设备和PC设备接入同一个网络或者网关的间隔时间超过或小于某阈值,则认为它们关联同一个用户的可能性增大或者减小。此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

此方法通过相同网络识别用户,而同网络下通常有数十甚至上千台设备,而这些设备之间的关联无法区分和识别。

此方法中的关联算法基于概率,各设备准确的关联到同一个用户的概率极低。所以此方法理论性太强,并不具备实际的可用性。

因此,为了能够提供一种更加准确、无需登录网站或网络限制的跨设备的用户身份识别和匹配的方法,进而利用所匹配的同一用户所使用的不同设备来实现跨设备的用户追踪方式,本发明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设备的用户对应及用户追踪方法、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跨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在跨设备的追踪时遇到以上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跨设备的用户对应方法,其至少包括:1)获取所述移动设备中唯一的设备标识,并将所获取的设备标识与预存储的cookie文件中用于表示网站访问身份的各用户标识相关联;2)将所述设备标识直接或间接的以所述用户标识的身份对应发送至相应的网站,以便所述网站的服务端根据所述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来进行跨设备的用户追踪。

优选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将所获取的各设备标识通过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各所述用户标识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三方标识信息为唯一标识;所述步骤2)包括:将各所述设备标识、第三方标识信息及所述用户标识,同步或异步的发送至相应的网站。

优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在访问所述cookie文件中所记录的网站时,将步骤1)中所关联的各对应关系附加在所生成的请求信息中,或将步骤1)中所关联的各对应关系作为参数附加在所述网站的请求URL中,并与包含所述用户标识的请求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网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毅,未经林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6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