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转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6664.6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纬;刘巍;潘之杰;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器 | ||
1.一种汽车转向器(10),其包括转向器本体(101),所述转向器本体(101)上设有进油孔(122b)及出油孔(122c),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转向器(10)还包括节流阀(17),所述节流阀(17)包括调节壳体(174)、配置于所述调节壳体(174)内的抵推组件(170)、调节阀(175)及弹簧(176),所述调节壳体(174)上设有进油输送孔(174a)和出油输送孔(174b),所述进油输送孔(174a)与所述出油孔(122c)连通,所述调节阀(175)位于所述进油输送孔(174a)和所述出油输送孔(174b)间的流通通道内,所述调节阀(17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抵推组件(170)及所述弹簧(176)抵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组件(170)推动所述调节阀(175)运动时,所述调节阀(175)改变所述进油输送孔(174a)和所述出油输送孔(174b)间的流通通道的截面积,以调节油液的流量和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组件(170)包括调节手轮(171)、锁紧件(172)及推杆(173),所述调节手轮(171)与所述锁紧件(172)螺纹配合,所述推杆(17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手轮(171)和所述推杆(173)抵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转向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轮(171)包括轮体(171a)及凸设于所述轮体(171a)下方的杆体(171b),所述杆体(171b)与所述锁紧件(172)螺纹配合,且抵持于所述推杆(17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转向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17)还包括端盖(177),所述端盖(177)配置于所述调节壳体(174)的与所述调节手轮(171)相对的一端,并与所述弹簧(176)抵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输送孔(174a)所在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油输送孔(174b)所在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本体(101)包括输入轴总成(11)、壳体(12)、油缸(13)及齿条(14),所述壳体(12)包括第一容置部(122)及与所述第一容置部(122)连接并贯通的第二容置部(123),所述油缸(13)装配于所述第二容置部(123)的一端,所述输入轴总成(11)上设有齿轮(112),所述输入轴总成(11)插设于所述第一容置部(122)内,所述齿条(14)插设于所述油缸(13)及所述第二容置部(123)内,所述齿轮(112)与所述齿条(14)啮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转向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本体(101)还包括第一压力油管(15)及第二压力油管(16),所述第一压力油管(15)及所述第二压力油管(16)均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置部(122)与所述油缸(13)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转向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本体(101)还包括压紧机构(18),所述第二容置部(123)上设有压紧安装部(123b),所述压紧机构(18)装配于所述压紧安装部(123b)上,用于压紧所述齿条(1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转向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18)包括压紧件(181)、弹簧(182)及盖体(183),所述压紧件(181)设于所述压紧安装部(123b)内并位于所述齿条(14)的一侧,所述盖体(183)设于所述压紧安装部(123b)的端部,所述盖体(183)与所述压紧件(181)之间形成有容纳槽(183a),所述弹簧(182)配置于所述容纳槽(183a)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紧件(181)和所述盖体(183)抵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66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抗强风型防眩设施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