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控制电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6983.7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7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澜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H04B3/54;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控制 电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控制电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共场所的灯光控制是采用一个调节开关控制多个灯具,如果需要对每个灯具都进行分别控制,则需要对每个灯具都加装一个调节开关,但是如此设置对于公共场所管理人员而言在关闭和开启时十分不便(即需要对每个灯具进行操作)。
现有技术应用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控制电器时,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自带的浏览器接入互联网,打开存储于中间服务器的网页进行远程控制电器。当移动通信终端置于房间内部时,控制指令依然需要经过互联网送达网络主机,受限于互联网络的带宽和流量,并需支付流量费用,而且,现有技术仅能实现电器的远程开关控制和状态监控,未能实现电器的调节控制,比如灯具的亮度调节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控制电器的方法,实现移动终端对各个电器远程控制功能,实现移动终端对电器的开关功能和调节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控制电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移动终端输入被控电器的启动密码,并以无线信号方式传输启动密码;
(2)将启动密码的无线信号转换为电力载波信号,并通过电力线将该电力载波信号发送至被控电器的控制节点,控制节点根据收到的启动密码启动与该启动密码匹配的控制节点的控制功能,其中,所述控制节点的一端搭载在电力线上,另一端直接与被控电器的控制装置相连;
(3)通过移动终端输入被控电器的控制指令,并以无线信号方式传输控制指令;
(4)将控制指令的无线信号转换为电力载波信号,并通过电力线将该电力载波信号发送至控制功能被启动的被控电器的控制节点,实现控制节点对被控电器的控制。
所述步骤(3)中的控制指令包括被控电器的开关指令和调节指令。
所述开关指令为单击移动终端中触摸屏显示的被控电器。
所述调节指令为上下滑动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屏。
所述步骤(1)中加载安装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软件后输入被控电器的启动密码。
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的无线信号方式为wifi信号方式或3G信号方式。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实现了使用移动终端(如手机)控制所有电器的功能,并且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给人们的居家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对于公共场所的灯光控制和音响控制也带来方便。本发明在控制时通过不同密码来控制不同电器,实现了对每个电器的进行单独控制。本发明中控制命令仅仅作为输入信号起触发作用,因此控制命令的数据容量很小,能够在WIFI局域网之间快速传输和转换,使用者几乎感觉不到遥控的时间延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无控制主机,包括被控电器和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显示控制图像、操作说明、发送启动密码以及根据显示的控制图像发出控制指令;本发明的无主机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收发启动密码和控制指令的无线控制模块和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被控电器进行工作的控制节点;所述被控电器的开关通过控制节点与电力线相连;所述无线控制模块通过电力线向所述控制节点传输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节点一端搭载在电力线上,另一端直接与所述家电设备的控制装置相连。本发明通过在被控电器处安装与电力线连接的控制节点,并通过移动终端和无线控制模块便可实现对电器的智能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澜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澜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6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轿厢结构
- 下一篇:管道式个人立体运输装置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