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污泥改性回流系统的平流沉淀池及其回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7149.X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2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庞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通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污泥 改性 回流 系统 平流 沉淀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领域,无论是以自来水为代表的净水行业,还是以火力发电为代表的纯水行业,一般都要使用反应沉淀池。反应沉淀池有多种类型,由于我国现代工业发展较晚,反应沉淀技术设备主要来自前苏联和欧美。目前还在大量使用的主要分为两类,即平流(迷宫)式反应沉淀池(以下简称平流沉淀池)和机械搅拌式反应沉淀池。两者的不同之处是提供混凝澄清所需能量的方式不同。
污泥回流技术是增加反应沉淀池适应范围、提高反应沉淀池产水品质、减少产水波动的技术工艺。
原来的机械搅拌加速沉淀池,水利循环加速沉淀池中都有广泛应用污泥回流技术,但以上两类池形上的污泥回流应用属于污泥内循环,无法控制污泥的性质。近年来,以上两种池型在新、扩建及改建项目中已很少应用。目前混凝澄清的主流池型是高效(高密度)沉淀池及“微漩涡” 沉淀池。其中高密度沉淀池是威立雅水务的专利技术,而微漩涡是我国的专有技术,两者主要的区分是胶体混凝所需的动力来源不同。由于微漩涡反应沉淀池属于平流沉淀池的优化,只是在迷宫中添加了折板,使得来水流经折板时出现微小的漩涡能提供混凝所需要的水力学梯度。高效(高密度)沉淀池的混凝动力是由桨叶旋转产生的。因此,在产能一定的条件下,也就是说水流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微涡旋技术提供的水力学梯度也是一定的。在来水波动较大或其它恶劣的情况下,微漩涡技术的池子会出现产水波动较大的情况,可能造成翻池。
反应沉淀池的翻池会直接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经济性及安全性。如,过滤设备有效运行时间变短,自用水量增加,产水不稳定等。一些特殊的物质,如部分胶体、部分有机物,只能在混凝澄清过程中去除,反应沉淀池的不稳定在净水行业会影响产品水的水质,在纯水行业会直接影响后续脱盐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每一个水处理单位都把以混凝澄清为核心的预处理作为整个生产流程的重中之重,不遗余力的做好混凝澄清稳定运行工作。
目前的平流沉淀池以及在其基础上改良的“微涡旋”沉淀池,由于本身结构的原因,无法在来水发生温度、水质变化时控制水质和稳定,产水恶化的几率高,对后续产能及设备安全的影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污泥改性回流系统,产水水质稳定,能耗低、效果好,对后续处理无影响,并且建造或改造工作量小,费用低的平流沉淀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污泥改性回流系统的平流沉淀池,包括池体以及设于池体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池体包括设于近所述进水口一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应区和过渡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池体相连通的回流系统,所述回流系统包括连接所述过渡区和反应区的污泥管道,以及驱动污泥由过渡区经污泥管道回流回反应区的污泥输送泵,所述污泥管道的管路中沿污泥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加药泵和污泥熟化箱,所述加药泵用于对污泥管道中的污泥添加活化剂。
优选的,所述污泥管道与所述反应区相连的位置不超过反应区沿水流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处。
优选的,所述污泥管道与所述反应区相连的位置在反应区沿水流方向宽度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处。
优选的,所述污泥输送泵为变频泵。
优选的,所述污泥管道包括连接所述过渡区的多根排泥管道,部分排泥管道与所述反应区相连,所述排泥管道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活化剂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加入到污泥管道的待回流污泥中形成溶液A,所述加药泵添加活化剂的量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占所述溶液A的质量浓度小于等于6‰为准。
优选的,所述加药泵添加活化剂的量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占所述溶液A的质量浓度在0.5‰-6‰为准。
优选的,所述回流系统回流的污泥量大于等于所述池体中取泥、回流前污泥总量的1%。
还提供上述带有污泥改性回流系统的平流沉淀池的回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污泥管道与池体的连接端在过渡区取泥,通过污泥输送泵沿污泥管道向反应区回流;
(2)所述加药泵向污泥管道中的污泥添加活化剂,添加有活化剂的污泥在所述污泥熟化箱中熟化,完成改性;
(3)改性后的所述污泥沿污泥管道回流到所述反应区。
优选的,所述污泥管道与所述反应区相连的位置不超过反应区沿水流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处。
优选的,所述污泥管道与所述反应区相连的位置在反应区沿水流方向宽度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处。
优选的,所述污泥输送泵为变频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通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乾通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71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在无水溶剂热条件下制备粒径可调的二氧化钛微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