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缓生物医用镁合金降解速率的表面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7446.4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6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章忠;陶学伟;王强;巴志新;章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康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48 | 分类号: | C23C14/48;C23C14/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缓 生物 医用 镁合金 降解 速率 表面 改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延缓生物医用镁合金降解速率的表面改性方法,属于金属表面改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镁合金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弹性模量等综合力学性能与人体骨骼接近,因此镁合金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镁合金化学活性高,极易在生理环境中快速降解,这严重地阻碍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有效控制镁合金的降解速率对扩大镁合金医学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镁合金表面改性技术主要有合金化、化学转化、气相沉积、阳极氧化、电镀、激光表面处理及离子注入等,其中,合金化是目前改善镁合金降解行为的主要措施,但合金化过程中需要消耗不少的稀土金属。离子注入是改善金属耐磨、耐蚀及抗氧化等表面性能的重要手段,该工艺耗材量小,工艺过程不受常规热力学条件限制,可精确控制注入元素的剂量和能量,且注后的部件尺寸基本不发生变化,改性层也不存在突变界面和膜层脱落问题。
经现有的技术文献检索发现,尽管用于镁合金改性的注入元素已有很多种,如Al、Ti、Ta、Ce、Zr等,而有关Gd、Nd等稀土元素离子注入镁合金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镁合金共注方面的研究也大多仅限于金属-气体元素的共注研究,如Ti/N(刘洪喜,孟春蕾,林波,等.氮钛双离子注入AZ31镁合金的抗腐蚀和力学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32(8):137-141)、Ti/O(Y Zhao, G.S Wu, Q.Y Lu, et al. Improved surfac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WE43 magnesium alloy by dual titanium and oxygen ion implantation[J].Thin Solid Films,2013,529:407- 411)等,而对于镁合金的金属-金属元素,特别是稀土金属-稀土金属元素共注的工艺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延缓生物医用镁合金降解速率的表面改性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减缓镁合金的降解行为等,扩大镁合金的应用范围。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延缓生物医用镁合金降解速率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离子注入:将干净的镁合金放入离子注入机腔室中,并抽至真空;离子源预热10min后,设置注入剂量并打开引出电源,调节引出电压,向其表面进行离子注入;随着注入剂量增加,注入层会逐渐增厚,至注入剂量达到饱和值,其中注入方式为:先注入钆离子后注入钕离子;钆离子注入剂量为2.5×1016~1×1017ions/cm2,钕离子注入剂量5×1016 ~1.5×1017ions/cm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一种延缓生物医用镁合金降解速率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注入之前还包括镁合金预处理步骤:依次包括打磨、抛光、清洗和吹干;
离子注入后还包括后处理:将离子注入后的镁合金进行清洗,再吹干保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打磨是依次用280目、400目、800目和1000目的金相砂纸打磨镁合金表面,去除表面污染物;和/或,所述的抛光是用MgO作抛光剂,将其抛光至镜面;和/或,所述的清洗是在乙醇中超声清洗10min;和/或,所述的吹干是采用冷风吹干。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镁合金为镁铝锌系镁合金、镁锌系镁合金、稀土系镁合金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镁铝锌系镁合金为AZ31镁合金或AZ91镁合金;和/或,镁锌系镁合金为Mg-Zn镁合金或ZK60镁合金;和/或,稀土镁合金为Mg-2.0Nd-0.3Sr-0.4Zr镁合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抽至真空为腔室的真空度≤2×10-3Pa,和/或,所述的调节引出电压为60kV。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清洗是在蒸馏水中超声清洗5min,和/或,所述的吹干是采用冷风吹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康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康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7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