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方式催化剂套用设备及套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7791.8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1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袁益中;张翰剑;蒋焕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10 | 分类号: | B01J8/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式 催化剂 套用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关催化剂的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无需人工单独投料及回收催化剂的设备,使用该设备可使催化剂与反应后的产品分离的工序及使原料与催化剂混合的工序在同一个设备内完成,而不必让上述每个工序对应一套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该设备实现套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向反应釜内投入催化剂一般是人工单独投料,其投料的时候催化剂是与原料分离的,由于催化剂一般为粉状,在投料的时候一部分催化剂会飘散在空气中,从而给操作人员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将催化剂投入到反应釜内并反应后,需要将反应后的产品从反应釜内导出并导入到一个槽内并使用挤压设备将液体产品与催化剂分离,挤压后的催化剂成粘连状,必要时还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将催化剂完全清理干净,这样以备下次反应使用,采用这种方式回收催化剂显得较为麻烦而且工序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方式催化剂套用设备,解决如何使催化剂的投放及回收较为安全方便及在同一个设备内完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设备对催化剂进行回收的下方式催化剂套用方法。
下方式催化剂套用设备,包括反应釜、过滤网、输送管道、剩余成品容置槽、过滤棒;所述反应釜顶端具有导入原料的原料顶部进口,反应釜侧面具有导入原料及催化剂的混合物进口、反应釜在与上述侧面相对的侧面具有导出反应后产品的第一成品出料口,反应釜内部具有只过滤原料不过滤催化剂的过滤网;上述过滤网的设置高度高于混合物进口的高度,反应釜底部通过输送管道及截止阀与剩余成品容置槽连通,该容置槽内部具有只过滤原料不过滤催化剂过滤棒,该过滤棒通过输送管道与两条分支管道连通,其中一条连接原料反冲进口,另一条连接第二成品出料口;上述容置槽同时还连接一个原料出口,该原料出口与原料及催化剂混合物进口连通;所述过滤网与第一成品出料口之间设置有一个具有容纳成品的空腔的成品导流槽,该导流槽处于过滤网下方,上述空腔与第一成品出料口连通;所述成品导流槽整体成“L”形;另外,上述第一成品出料口还连接有残留液放回阀,该放回阀连通反应釜内部。
下方式催化剂套用方法,将原料及催化剂通过混合物进口导入到反应釜中,待反应完成后,将过滤网上方的成品通过第一成品出料口导出至成品存储罐;过滤网下方的成品则通过剩余成品容置槽连通导入到第二成品出料口;完成上述工序后,将原料通过原料顶端进口导入到反应釜内,同时也将原料从原料反冲进口导入到剩余成品容置槽内,这样使得反应釜及剩余成品容置槽内催化剂与原料混合,这时将这些混合物通过原料出口导出,这样就可使成品与催化剂分离的同时在同一个设备内完成原料与催化剂混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的催化剂的投料是与液态原料一起投放的,这样催化剂不会飘散在空气中,而且催化剂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是在反应釜内部的,在反应后可将原料导入到反应釜中使原料与催化剂再次混合并再次投入到混合物进口中从而无需将催化剂与产品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下方式催化剂套用设备的示意图;
图中 1. 反应釜、2. 过滤网、3. 输送管道、4. 剩余成品容置槽、5. 过滤棒、6. 原料顶部进口、7. 混合物进口、8. 第一成品出料口、9. 搅拌器、10. 截止阀、11. 原料反冲进口、12. 第二成品出料口、13. 原料出口、14. 成品导流槽、15. 空腔、16.残留液放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下方式催化剂套用设备主要包括有一个反应釜1、一个过滤网2、多根输送管道3、一个剩余成品容置槽4、一个过滤棒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7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