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长隧道独立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8494.5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争鸣;付宏平;刘为民;陈光金;黄超;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长 隧道 独立 施工 控制 建立 方法 | ||
1.特长隧道独立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隧道独立坐标系的建立:
(1)隧道独立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以隧道洞内线路设计平均高程面为坐标投影的基准面,以隧道工程中心中央子午线经线作为坐标投影的中央子午线,以隧道左线进口切(中)线上的洞口投点为坐标起算点,坐标起算点与同一切(中)线上的另一洞口投点的连线为X轴,过坐标起算点、垂直于X轴为Y轴;
(2)隧道独立高程系的建立:
采用与线路定测高程系一致的高程系;
步骤二:隧道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确定:
(1)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确定:
根据隧道长度和隧道横向贯通中误差限值,按式(1)估算联测边方位角的精度,由此选定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精度等级;
(1)
式中:
f方——联测边的方位角精度,以秒为单位;
△——洞外控制测量引起横向贯通中误差,以㎜计;
L ——隧道长度,按设计长度加进、出口投点至洞口的距离,以㎜计;
ρ——206265″;
(2)隧道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确定:
隧道高程控制测量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式进行;
步骤三:隧道控制网网形设计:
(1)平面控制网:
隧道平面控制网图形由独立基线构成,网的基本图形采用大地四边形、四边形和三角形;进、出口子网间联系网、辅助坑道子网间联系网均采用四边形或者大地四边形;
辅助坑道的设计型式包括斜井、竖井、横洞、平行导坑;
(2)高程控制网:
隧道高程控制网采用单一水准路线布设,对隧道进、出口定测水准点进行贯通测量,从隧道进口附近的定测水准点开始,连续测至隧道出口附近的定测水准点;
各个隧道洞口、辅助坑道洞口的水准点高程,从进、出口主水准路线上的精测水准点上直接引测;
步骤四:隧道控制点布设:
(1)平面控制点:
隧道进、出口各布设4个平面控制点,不含中线投点,每个辅助坑道洞口布设3个平面控制点;
在隧道进、出口设置洞口投点;
辅助坑道洞口的一个控制点布设在其洞口附近;
洞口控制点间互相通视;
(2)水准点:
隧道进、出口、辅助坑道洞口水准点均设置3个,隧道洞口水准点间的高差,以安置一次仪器即可连测为宜;进、出口水准路线上的明显固定标志当转点联测,否则2km~3km设置一个固定留点;沿线的国家水准点予以联测;
步骤五:独立施工坐标和高程成果计算:
(1)GPS控制点施工坐标成果计算:
施工坐标采用专门研制的隧道施工坐标计算程序进行处理;以WGS-84无约束平差所获得的大地坐标,直接投影计算GPS控制点在施工坐标系中坐标,坐标投影面为隧道线路平均高程面;
(2)高程控制点成果计算:
从隧道进口定测水准点开始,连续推算至隧道出口定测水准点;各个隧道洞口、辅助坑道洞口的水准点高程,从进、出口主水准路线上的精测水准点上直接引测推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长隧道独立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的(1)中,隧道各部分子网图形如下:
(1)隧道进口子控制网:
由一个大地四边形组成,布设GPS控制点4个,洞口投点2个;
(2)隧道辅助坑道子控制网:
由一个三角形组成;
(3)隧道出口子控制网:
由一个大地四边形组成,布设GPS控制点4个,洞口投点2个;
进出口联系网采用长边方式,坐标原点与X轴向点为GPS基线矢量直接边,并具有四等以上高程,采用水准联测方式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长隧道独立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中,平面控制网通过GPS卫星定位测量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建立,采用高精度双频GPS接收机进行观测,其标称精度≤5mm+1ppm,同步观测接收机数≥3台;
高程控制网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采用高精度数字水准仪,其标称精度应优于1mm/k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长隧道独立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四(1)中,隧道进、出口设置的洞口投点均设置在左线中线上,直线隧道进出口各设置2个洞口投点,曲线隧道洞身长直线两端分别设置2个中线投点;洞口投点应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以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进行测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84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炮弹自动喷砂除锈设备
- 下一篇:一种航空发动机短轴类零件轴承环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