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场空间光度分布快速测量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9302.2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1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明;叶小广;陈伟民;帅词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光度 分布 快速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照参数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场空间光度分布快速测量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空间光度分布表示光源在空间不同方位角下的发光性能,包括光强和色度信息,是照明光学设计的最重要参数。为获取光源的空间光度分布信息,目前通行的做法是通过旋转光源样品或探测器,得到不同方位下的光度值,目前几乎所有的空间光度测量仪器都是基于此原理运行。
上述测量空间光度信息的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空间不同方位角下的光度信息的测量通过机械旋转光源或探测器完成,受限于机械件旋转需要长时间运行才能完成多方位角的数据获取,每次测量都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若角度间隔小数据点多,测量耗时就更长,即使在测量角度间隔较大、精度较低的情况下,完成全空间的扫描往往仍需不短的测量时间;另一方面,不论是旋转探测器还是光源,都是绕一固定旋转轴在一固定旋转半径(即测量距离)下进行测量,每次获取的数据仅为某一固定测量距离下的空间光度数据,若要获得N个不同测量距离下的数据,必须调整探测器和光源间的相对位置重新扫描,而耗费的时间将为单次扫描的N倍。此外,由于多轴机械旋转件的引入,现有的空间光度测量仪器往往成本巨大,通常可达数十万元甚至更高,限制了此类仪器的推广应用。因此,现有的测量方式和仪器仅能在少数实验室或质检部门进行少量样品测量时选用,不利于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场空间光度分布快速测量的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和方法通过将探测器进行多层布置,同时测量多个不同距离下的空间光度分布,并结合插值算法得到任一方位角和测量距离下的空间光度分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场空间光度分布快速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测灯具放置于灯具置放座上,在灯具置放座的周围布置多个框体,各框体按距灯具置放座的不同距离进行分层布置,以便测量不同距离下的空间光度分布;步骤二:利用光纤束作为空间光度信息的传输通道,将光纤束的一端设置于框体上,光纤束的另一端耦合至探测系统,光纤束的数量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便实现不同方位角和距离的光度信息传输;步骤三:开启待测灯具至发光稳定并开启探测系统,待测灯具发出的光信号经光纤束传送至探测系统,探测系统接收不同光纤束的光度数据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步骤四:探测系统将电信号传送至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电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在每一框体上按不同方位角设置光纤束处的光度信息,这些不同方位和距离的光度信息数据作为构建多场空间光度分布的基础;步骤五:对步骤四中得到的每个框体上的不同方位角处的光度信息值进行插值运算,得到每个框体对应的单一场下的完整光度分布信息,再对各框体所对应的单一场的完整光度分布信息进行插值运算得到任一距离下的空间光度分布信息。
进一步,在步骤一中,各框体为半封闭框体,采用半球形或柱形,灯具置放座放置于框体内中心处,各框体按照距离与灯具置放座不同进行分层设置。
进一步,在步骤四中还包括对光度数据进行校正的步骤。
进一步,在步骤五中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单一场下的完整光度分布信息:假设有特定水平角度α的光度数据没有测量,采用如下的插值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9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