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片及音圈马达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9492.8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8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黄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片 马达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圈马达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弹片及音圈马达组件。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组件一般包括外壳、收容外壳内的磁体承载架、收容于磁体承载架内的活动装筒及安装于磁体承载架两端的两个弹片;其中,活动装筒用于与镜筒组接且外部绕有导线,活动装筒悬挂于两个弹片上并可沿轴向运动。磁体承载架上设置有磁体用于与活动装筒外的导线产生磁力。
其中,每个弹片的四角通常设置有四个定位孔,对应地,磁体承载架的与所述弹片连接的端面上的四角均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所述磁体承载架的四个定位柱插入所述弹片的对应四个定位孔后进行点胶,以将弹片固定于磁体承载架上。
现有技术中,定位柱与定位孔之间间隙小,点胶少时组合不稳定。当点胶多时,溢胶沿轴向流动至磁体承载架的内部,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片及音圈马达组件,以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弹片,所述弹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点胶槽,其中,所述第一点胶槽连通所述弹片上的两相邻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胶槽为长条形槽。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音圈马达组件,包括弹片和磁体承载架,其中,
所述弹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点胶槽,其中,所述第一点胶槽连通所述弹片上的两相邻定位孔,所述磁体承载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弹片上的定位孔中,所述第一点胶槽内容置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弹片和所述磁体承载架的粘合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体承载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点胶槽;所述第二点胶槽设置在两相邻定位柱之间,所述第二点胶槽与所述第一点胶槽的设置位置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点胶槽为长条形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弹片上设置一个连通两相邻定位孔的点胶槽,增加了点胶空间,可防止溢胶沿磁体承载架轴向流动至磁体承载架内部影响产品质量,使弹片和磁体承载架的粘合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弹片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弹片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弹片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音圈马达组件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音圈马达组件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音圈马达组件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音圈马达组件的磁体承载架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音圈马达组件的磁体承载架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音圈马达组件的磁体承载架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音圈马达组件的磁体承载架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一所述的弹片1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2,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点胶槽5,该第一点胶槽5贯通该弹片1。其中,所述第一点胶槽5连通所述弹片1上的两相邻定位孔2。图1示出了所述弹片1上设有一个第一点胶槽5的情况。图2示出了所述弹片1上设有两个第一点胶槽5,所述两个第一点胶槽处于所述弹片的两相对侧边的情况。图3示出了所述弹片1上设有两个第一点胶槽5,所述两个第一点胶槽处于所述弹片的两相邻侧边的情况。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所述第一点胶槽的数量及位置,此处不再一一例举。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弹片上设置一个连通两相邻定位孔的点胶槽,增加了点胶空间,可防止溢胶沿磁体承载架轴向流动至磁体承载架内部影响产品质量,使弹片和磁体承载架的粘合更牢固。
进一步地,如图1、2和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点胶槽5可以是长条形槽。当然,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点胶槽的形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的点胶槽,例如波浪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9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