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识别安全多媒体中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0279.9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安全 多媒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纹识别安全多媒体中控系统。
背景技术
多媒体中控广泛应用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院校,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和大型会议室,随着网络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多媒体设备安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多媒体中控主要让复杂繁琐的操作过程简单化,让使用者在使用各种设备的过程中轻松、从容。通过几年的发展和使用,集中控制的观念已经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多媒体中控可以控制投影机的开关,幕布的升降,计算机开启,音响、话筒和功放的使用等。目前多媒体中控系统大部分仅实现控制功能,对于信息安全方面普遍考虑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多媒体教室学员流动性大,多媒体教室用电脑一般连接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内网,任意学员都可以操作多媒体教室的电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中控的控制权限,目前一般用钥匙或插卡进行中控的软硬件管理,管理不便,且无法监控学员的操作行为。
2、部分高等院校由于多媒体教室流动性大,经常出现设备丢失的情况,目前的多媒体中控系统普遍应用红外监控来防盗,使用安全中控系统可以用指纹控制中控的开关,从根本上解决多媒体设备的防盗问题。
3.安全中控将增加信息控制盒存储模块,对多媒体教室操作人员的操作记录进行全程的记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安全多媒体中控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指纹识别安全多媒体中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控模块,所述中控模块连接一指纹模块、一存储模块和复数个多媒体设备;其中,所述中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复数个多媒体设备的开关,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操作过程进行全程的记录。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中控模块包括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一显示模块和一输入模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用一触控面板替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为单片机或ARM模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网络主机,所述网络主机连接所述中控模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机、计算机或功放音响。
本发明能够实现多媒体设备计算机使用者和多媒体设备的全程监控,全面保证多媒体计算机的信息网络安全和多媒体设备的安全。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控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安全多媒体中控系统,包括一中控模块,所述中控模块连接一指纹模块、一存储模块和复数个多媒体设备;其中,所述中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复数个多媒体设备的开关,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操作过程(包括操作者的操作时间、操作过程或操作方式等)进行全程的记录。
如图2所示,所述中控模块包括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一显示模块和一输入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可以用一触控面板替换,所述处理器可以是单片机或ARM模块,所述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机、计算机或功放音响。
特别的,本发明还包括一网络主机,所述网络主机连接所述中控模块,用于同一配置使用者在中控系统中的使用权限。
指纹模块(指纹识别器)将设置在多媒体中控模块的主面板上,通过对使用者进行合理的权限配置,用户使用前先去(信息管理部门)采集指纹,配置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权限和使用时间并存储到存储模块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安全效果,可以通过网络主机传输到存储模块中)。操作人员利用指纹点击指纹模块,中控模块根据预先配置的权限,根据权限的不同,打开投影机、计算机或功放音响系统。待课程结束后,再用指纹点击指纹识别器,中控系统将及时关闭对应的多媒体设备。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0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