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有机富硒果品果树的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0821.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3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顾凤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凤宝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3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有机 果品 果树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品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有机富硒果品果树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南国梨树是特别喜肥的果树,合理施肥才能保证树势好、叶片好,结出高品质的果实,但是经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很多果农在果树施肥过程中存在肥量不足造成果树势弱,营养单一,造成果树营养不均衡,枝条过旺,不易形成花码,通俗的说就是果树枝繁叶茂,不爱挂果,果树生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病虫害主要有梨食蜂、梨木虱、白粉病、锈病、水锈、虎皮等,尤其锈病和虎皮至今也找不到确切的发病原因和治愈办法,很多果农在果树发病时盲目用药,发病治病,不但对树本造成伤害,还严重影响果品质量。
果农为果树施肥的方法很多,有的在果树周围钩圈儿,有的挖沟,有的在翻地时把肥同时施下,这样的施肥方法每一样都有各自的弊端,比如在果树周围钩圈儿(环形),钩一圈儿或两圈儿,按照肥的合理用量,施不进去那么多肥,造成果树缺肥,加大施用量又会烧根,挖沟施肥的弊端,一是施肥达不到合理用量,二是肥料养份不能有效的被所有树的根系吸收,影响果树生长,翻地时把肥同时施下,虽然保证了树根对肥料养分的均衡吸收,但会造成肥料里一半外一半的大量浪费,并且大多数果农在施肥时都选用化肥,因为使用化肥不但方便,省时省力,而且果树枝叶繁茂产量提高效果明显,但由于年复一年的使用化肥,使果园土壤遭到严重破坏,突出表现就是土壤板结和受气候影响很多看似正常生长的果树大量死亡,简单地说就是土壤板结影响树根对养分的吸收,限制根系的发展,使果树营养不均衡,根系的生长受限、营养不良降低了果树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所以面对低温等不利自然条件才出现了果树大量死亡的现象。
现有的果树在管理中存在肥量的使用不合理,造成对果树的损害,是的果树营养不良,土壤板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有机富硒果品果树的管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果树在管理中存在肥量的使用不合理,造成对果树的损害,是的果树营养不良,土壤板结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有机富硒果品果树的管理方法,该生产有机富硒果品果树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果树的大小,在距离树的根部一米,以米字结构放射型开沟,施肥,填埋进行施肥;
步骤二,根据本地区的土壤结构来合理选用肥料品种;
步骤三,确定施肥时间、施肥次数及每次施肥肥料品种;
步骤四,对果树生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病虫害进行以预防为主的防治;
步骤五,根据果树的长势、结果枝旺盛的程度来确定果树的修剪,冬剪根据梨码的多少确定怎么剪,夏剪就是要及时处理掉果树在夏季长出的明条儿;
步骤六,确定翻地次数及翻地时间。
进一步,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早春梨码拔黄返青时使用纯天然芸苔素一次,落花时继续使用一次,用来调节果树的根系和树势,提高果树的抗寒能力和坐果率;然后以12---15天为基数,喷洒富硒和有机钙两次,有机钙和钛素一次,富硒和各种微量元素、有机硅两次,最后富硒、钛素、有机硅一次。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果树的生长期要进行二到三次施肥;
第一次施肥在早春土壤开化果园翻地时,以有机肥或农家肥为主,配合生物菌肥,根据果树的大小调整肥的使用量;
第二次施肥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以钾盐为主,配合钙肥微量元素;
第三次施肥在秋末果实采收以后,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
进一步,在步骤四中,防治病虫害的具体步骤为:
早春梨码拔黄返青时第一次用药,采用硫磺、石硫合剂进行清园;花码含苞待放时第二次用药,喷以阿维菌丝和苦参碱,梨花谢到一半以后第三次用药,也是用阿维菌丝和苦参碱,秋季果实采摘以后再次用硫磺或石硫合剂清园。
进一步,药泵喷片的选择上使用最细的喷片,保证农药的雾状喷洒,喷洒的程度以果树树叶半滴水状态,喷洒迎着叶片喷洒外和从叶片的背面向上进行喷洒。
进一步,在步骤五中,冬剪根据梨码的多少确定怎么剪,梨码多大枝小枝都要剪,梨码少剪大枝不剪小枝,把枝条摆开,有不规范的枝条要进行拉枝,夏剪及时处理掉果树在夏季长出的明条,落剪处要在明条的根部往上三个叶的位置。
进一步,在步骤六中翻地次数要大于三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凤宝,未经顾凤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0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磨气缸套
- 下一篇:一种柿子饼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