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1183.4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东;张建军;师俊峰;熊春明;陶珍;马文明;孙慧峰;张鑫;孙成岩;孔凡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油井 工况 综合 诊断 分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油井流入动态曲线和举升泵特性曲线,绘制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包括如下五个区块:工作合理区、参数偏大或下泵过浅区、参数偏小区、断脱漏失油压偏大蜡堵区、套压偏大或资料核实区;各区块的分界线为曲线段;
在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中确定单井的位置;
若在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中单井位于如下区块之一:参数偏大或下泵过浅区、断脱漏失油压偏大蜡堵区、套压偏大或资料核实区,则根据单井的工况在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中为单井设置相应的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油井流入动态曲线和举升泵特性曲线,绘制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包括:
利用油井流入动态曲线,确定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中反映油井特性的上下界线;
利用举升泵特性曲线,确定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中反映举升设备特性的上下界线;
将所述反映油井特性的上下界线和所述反映举升设备特性的上下界线绘制到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中;
根据所述反映油井特性的上下界线和所述反映举升设备特性的上下界线,在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划分如下五个区块:工作合理区、参数偏大或下泵过浅区、参数偏小区、断脱漏失油压偏大蜡堵区、套压偏大或资料核实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油井流入动态曲线,确定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中反映油井特性的上下界线,包括:
确定指定区块的无因次油井流入动态曲线,所述无因次油井流入动态曲线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
根据油田统计数据,按如下公式将所述无因次油井流入动态曲线转化到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中,得到一组曲线簇,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以泵效为横坐标,以沉没度与下泵深度的比值为纵坐标:
其中,Hs为沉没度,单位为m;Hp为下泵深度,单位为m;Pwf为井底流压,单位为MPa;Pt为地层静压,单位为MPa;ρn为泵下井液的折算平均密度,单位为Kg/m3;ρt为地层静液压力折算平均密度,单位为Kg/m3;ρo为油套环空液柱平均密度,单位为Kg/m3;Q为油井产量,单位为m3/d;Qmax为绝对无阻敞流产量,单位为m3/d;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Qm为泵的理论排量,单位为m3/d;
将所述曲线簇的上下界线确定为所述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图中反映油井特性的上下界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11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质量船用中速系列柴油机前端箱体的铸造方法
- 下一篇:起子头自动锻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