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井口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1361.3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8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宪战;马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0 | 分类号: | E21B19/10;E21B21/015;E21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井口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井口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物探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物探钻机的井架在井口位置基本上都有一套井口装置,目的是与钻杆钻进驱动装置(动力头)配合实现钻杆接换,以及在接换钻杆时托住井中的钻杆防止其掉入井中。
这些井口装置一般是固定在井架底部,井口装置有钻杆可以穿过的圆孔,以及卸钻杆工具的限位机构,这些零部件均与钻杆处于非接触状态,不能对钻杆进行夹紧以及有效扶正,这些装置适用于车载钻机或人抬式山地钻机,不能单独人工搬运或便于人工搬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井口装置及使用方法,首先是非常轻便,可以人工收放、方便搬迁;其次能够对连续管钻井钻杆进行有效的夹紧和扶正;再者能够防止岩屑等灰尘对操作人员的呼吸系统等造成伤害,有效保护操作人员。
一种便携式井口装置,包括井座、2个夹持臂总成、3个支腿、防尘罩、铰链;夹持臂通过夹持臂销轴与开口销与井座连接,夹持臂能够绕夹持臂销轴翻转;3个支腿通过支腿销轴与井座下方相对应的安装座相连,支腿以支腿销轴摆动;3个支腿用支腿铰链串接在一起,使3个支腿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架;防尘罩用细钢丝或绳子绑定在支腿内侧,形成一个倒锥体形状的罩;井口装置的井座上平面离地间隙为300mm,防尘罩的下沿离地间隙为100mm;
井座底板中间有一圆孔,井筒焊接在井座底板的下平面,并且保证圆孔与圆筒同心;2个槽板分别焊接在井筒的两侧,槽板的上平面与井座底板的下平面贴合;槽板的外端上平面上分别焊接了2对夹持臂安装座;在井座底板上平面分别焊接有4个限位板,间距为95mm;3个支腿安装座沿圆周方向均匀焊接在井座底板的下平面上;2个限位块分别焊接在井座底板的上平面两端,用来防止夹持臂过度向下翻转;井座全部由板材加工焊接而成,板材均为4mm厚的合金钢板,井筒内径φ90mm;
减震器为圆柱形,放置在减震器筒的孔底部;滚轮推杆插入减震器筒的孔中与减震器接触,圆螺母穿过滚轮推杆通过螺纹与减震器筒连接,从而压紧滚轮推杆和减震器;滚轮架通过大锁紧螺母固定在滚轮推杆的带螺纹端;滚轮通过销轴和小锁紧螺母固定在滚轮架的头部;其中滚轮的材料为尼龙,外径为φ60mm,中间凹状圆弧直径为φ40mm,两个滚轮配合可以夹紧直径为φ40mm左右的钻杆。
一种便携式井口装置的使用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井座中间有比钻头直径稍大的圆筒,钻头、钻具和钻杆经过圆筒进行破岩钻井,利用2个夹持臂上的滚轮夹紧钻杆,防止其旋转,但可以上下动作。两个夹持臂分别通过销轴与井座上的对应安装座相连,每个夹持臂均可绕其在井座上的安装座轴心180°翻转,并且夹持臂滚轮的支撑杆可以沿轴向少量伸缩,实现对钻杆的弹性夹紧。
工作流程是在钻杆进入井座圆筒之前保持翻开状态,而直径较大的钻头和钻具进入井座下方后,两个夹持臂向内翻转并向下压紧,由于夹持臂的翻转轴比滚轮中心高,且钻杆向下送进,所以夹持臂正常情况下可以保持在夹紧位置。当遇到卡转等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人工向上提起钻杆,并带动夹持臂向两侧翻开。
井座下方平均分布安装有3个支腿,支腿头部为圆锥状,可方便插入地表以保证井口装置的稳固。支腿与井座通过销轴连接,可以绕销轴转动,搬迁时,可以把3个支腿并在一起,方便搬迁。而3个支腿之间连接有铰链或软钢丝绳,使支腿形成稳定的三角架。
井座下方还设有防尘罩,形状为扩口状,外形基本与支腿贴合,防尘罩防止岩屑灰尘等严重上扬,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防尘罩通过绳索固定在支腿上,从而不防碍支腿的捆绑搬迁。
本发明的优点是弹性夹持臂可保证钻杆的有效夹紧,降低轻便钻机钻井时的人工把持钻杆的劳动强度。三角架支腿支撑稳固,可收放捆绑,方便运输。柔性防尘罩可有效遮挡岩屑灰尘,且不影响支腿的收放捆绑。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井座底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井座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减震器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13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