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再生的抗氧化双螺杆挤出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1743.6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4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兵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C08L1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黄晶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再生 氧化 螺杆 挤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再生橡胶的脱硫工艺的设备,尤其涉及橡胶再生的抗氧化双螺杆挤出设备。
背景技术
再生胶能部分地代替生胶用于橡胶制品,以节约生胶及炭黑也有利于改善加工性能及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再生过程是废胶在增塑剂、氧、热和机械剪切的综合作用下使硫化橡胶的部分分子链和交联点断裂的过程。
再生过程的实质是在热、机械作用和再生剂的化学与物理作用等的综合作用下,使硫化胶网络破坏降解。由于再生过程是在高温下完成的,为了保证再生橡胶的质量应当减少胶粉被高温氧化。CN102344592B公开了一种螺杆挤出装置,该装置包括由带料斗的橡胶脱硫装置、过渡输送器、单螺杆隔氧冷却装置、片材机头、一对压辊和裁切装置组成的连续生产线,橡胶脱硫装置的出料口通过过渡输送器接单螺杆隔热冷却装置的进料口,单螺杆隔热冷却装置的出料口接片材机头的进料口。在该案中,采用隔氧输送、隔氧冷却和混炼,防止高温脱硫胶粉的高温氧化。实际上,但是该装置没有解决脱硫装置抗氧化问题,而且该案没有提供隔氧的具体方案。
鉴于此,有必要改进一下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橡胶再生的抗氧化双螺杆挤出设备,该双螺杆挤出机将保护气体充入挤出设备,防止硫化胶粉被氧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橡胶再生的抗氧化双螺杆挤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加工单元,所述加工单元包括机架、驱动器、螺杆腔以及位于所述螺杆腔内的双螺杆,所述驱动器和螺杆腔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器带动所述双螺杆转动,所述螺杆腔具有一入口和出口,其中一个的所述螺杆腔的入口连接至另一个的所述螺杆腔的出口,其中,至少一个的所述加工单元还包括抗氧化组件,所述抗氧化组件由氮气腔和氮气管道组成,所述氮气腔通过所述氮气管道连接至所述螺杆腔。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双螺杆挤出设备由七个加工单元组成。
优选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加工单元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器由温度传感器、一根以上的加热管以及控制器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螺杆腔上,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螺杆腔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螺杆腔的外侧面的两侧和下方。
优选的,所述螺杆腔由两个筒状件连接而成,所述加热管设置在该筒状件上,并且,所述加热管由三个第一加热管、一个第二加热管以及一个第三加热管组成,所述第一加热管平均分布在该筒状件的远离所述螺杆腔中心一侧,所述第二加热管位于该筒状件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加热管与所述第三加热管之间的弧度为π/6。
优选的,所述双螺杆由主动螺杆和从动螺杆组成,所述主动螺杆通过一齿轮组带动所述从动螺杆,所述从动螺杆通过一气缸连接至所述机架。
优选的,至少一个的所述螺杆腔的外侧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与该螺杆腔组成一冷却腔,该冷却腔内设有冷却液。
实施发明的这种抗氧化双螺杆挤出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所述螺杆腔内充入氮气,可以有效防止硫化胶粉被氧化;在温度较低的加热单元充入氮气,更能起到抗氧化作用。气缸可以带动从动螺杆轴向移动,位于该从动螺杆上的叶片可以刮下螺杆腔内碳化的胶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抗氧化双螺杆挤出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最下三层的加工单元的局部示意图,为了更为清楚地显示加工单元,图中对螺杆腔的部分结构做出省略;
图3为图1的加工单元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螺杆腔的示意图,该螺杆腔的外侧具有加热管;
图5为图4的B-B向示意图;
图6为图4的C-C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螺杆腔的截面图,该螺杆腔的外侧具有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兵,未经张海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1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