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51749.3 申请日: 2013-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4512491A 公开(公告)日: 2015-04-15
发明(设计)人: 姜杨;徐方;李学威;王文钊;何以刚;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2D55/108 分类号: B62D55/108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许宗富
地址: 110168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履带式 机器人 减震 机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履带式移动机器人采用了履带行走机构,其具有与地面附着力大、越障碍物能力强等优点,但当路面质量不佳或存在障碍物时,履带会受到外界冲击,从而使得机器人本体震动,从而直接影响机器人的平稳运行和可靠工作,有时甚至会损坏机器人内部电气元件,导致机器人失灵。

在现有技术中,有些履带式机器人可与减振系统配套使用,但这些减振系统减震效果有限,难以对机器人起到较好的保护;而有些减震效果较好的减震系统结构又较为复杂、对控制要求较高,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

本发明提出的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用于对机器人本体减震,其包括第一支撑摆杆、第二支撑摆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弹性部件,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第一承重轮、第二承重轮以及履带。其中,所述第一承重轮、第二承重轮与所述履带啮合;所述第一支撑摆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承重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摆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承重轮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摆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摆杆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弹性部件另一端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所述销轴铰接。

本发明提出的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通过支撑摆杆、连杆以及弹性部件的组合设置,可以极大地削弱外部冲击力对机器人本体造成的损伤,缓冲性能优良,使得机器人可以平稳地工作于各种复杂崎岖的环境中。此外,本发明提出的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且无需复杂的控制系统,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未装备减震机构的履带式机器人运动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对比实施例之一的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对比实施例之二的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该减震机构用于对机器人本体提供减震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摆杆、第二支撑摆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弹性部件。安装所述减震机构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第一承重轮、第二承重轮以及履带。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第一承重轮1、第二承重轮2与履带7啮合;第一支撑摆杆3的一端与第一承重轮1相连接,第二支撑摆杆4的一端与第二承重轮2相连接,第一支撑摆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摆杆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于铰接点11。

第一连杆12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固定连接于固定端9;第二连杆13的一端与弹性部件8的一端传动连接,弹性部件8的另一端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固定连接于固定端10;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销轴铰接于铰接点11。通过销轴转动即可实现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第一支撑摆杆3、第二支撑摆杆4之间的相对转动。

如图2所示,当所述机器人未配备减震机构时,其受到外部冲击力F作用之后,承重轮直接将冲击力F传递到机器人本体上,机器人本体直接受到冲击损伤。

如图3所示,在对比实施例之一的履带式机器人减震机构中,两承重轮由与其相连接的支撑摆杆通过销轴铰接,当受到外部冲击力F作用之后,一侧承重轮上摆,另一侧承重轮在支撑摆杆的作用下下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冲击力F对机器人本体造成的损伤,但该结构的减振效果不够理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17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