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体感技术的电脑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2578.6 | 申请日: | 2013-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6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娄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专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87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技术 电脑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基于体感技术的电脑控制方法,涉及摄像头对数据的记录及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反馈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的上班族大多使用鼠标或者触屏的方式来控制电子产品,传统的鼠标和触屏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鼠标手”已经成为了近几年来日渐普遍的一种现代文明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长时间的接触、使用电脑,这些上网族多数每天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导致腕部肌肉或关节麻痹、肿胀、疼痛、痉挛。而使用触屏虽然灵活快捷,但是频繁通过指尖触碰摩擦电子屏幕,增大了手指的不舒适感。其次,通过触屏以及鼠标,手指直接和设备接触,容易带来卫生隐患。更何况长期零距离地接触电子产品的条件下,辐射的危害不可小觑。
随着体感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将体感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输入领域已得以实现。微软公司的Kinect,在操作者没有手持任何感应道具的前提下,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捕捉、识别操作者的动作,目前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游戏领域,可感应和识别游戏者的实际动作,以控制游戏中角色的相应动作,可以为游戏者带来较好的游戏体验。
然而,尽管Kinect能够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识别,它在一些细微的动作和手势的识别上并不是特别完善,并且操作具有较严重的延迟性,而且基于寻求替代鼠标和触屏工具的初衷,我们不仅需要在游戏中发挥作用的体感控制系统,我们还需要能够捕捉更精确动作的办公设备。本发明能够克服Kinect的活动延迟性和小幅度动作的不可识别性,实现利用体感技术对电子产品进行精确有效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体感技术管理电脑,无需任何手持传感道具,只要在体感设备的感应空间内完成需要的动作,即可实现控制电脑的操作,且处理效率高,处理精度大的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次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步骤实现:
(1)建立包含手部肌肉动作、手势变化、运动幅度和指尖运动轨迹的数据库;
(2)设置一个体感设备,并在体感设备的感应空间内定义一个虚拟动作区域;
(3)在虚拟区域内操作,计算机识别操作者的手势和动作,如下手,抬手,拖曳,拉伸,滑动等;
(4) 根据操作者的操作目的,系统将会呈现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然后实现不同的目的;
(5)系统将通过操作者的停顿时间判断一个动作的结束与否;
(6)系统识别错误,操作者返回重新操作,直到成功;
(7)操作者根据意愿进行下一步操作。
本发明所述的虚拟动作区域的范围、两个动作之间的停顿时间等均由操作者自行定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无需借助任何手持传感道具,只要在体感设备的感应空间内完成需要的动作,就可以实现对电脑的控制,操作更加自由简便,舒适度高,并且处理速率快,对动作的识别能力强。可应用于游戏、办公、社交等多个领域,实现健康、安全、舒适、愉快的人机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体感技术的电脑控制方法实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基于体感技术的电脑控制方法,用这种方法提高输入的舒适度,增强特别的体验。基本原理是用高清摄像头近距离捕捉被测物体的表面照片,采集物体的纹理特征,并进行反算得到物体表面的空间信息。具体包括:
(1)建立包含手部肌肉动作、手势变化、运动幅度和指尖运动轨迹等具体行为的数据库;
(2)设置一个体感设备,主要是摄像头。并在体感设备的感应空间内定义一个虚拟动作区域,操作者将在这个区域进行动作输入;
(3)计算机识别操作者的手势和动作,如下手,抬手,拖曳,拉伸,滑动:
a:操作者的手向虚拟动作区域位置方向伸出表示动作开始,接触虚拟动作区域;
b:操作者的手向虚拟动作区域位置反方向收回表示动作结束,离开虚拟动作区域;
c:操作者手指不离开虚拟动作区域地移动时,可能是拖曳,拉伸或滑动;
(4)摄像头将采集到的图片记录并传输到处理器中进行处理和识别,然后在屏幕上反馈出计算机识别的信息;
(5)根据操作者的操作目的,系统将会呈现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专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专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25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