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抗生素废水治理的好氧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2913.2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8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姚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5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抗生素 废水 治理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抗生素类高氨氮、高有机废水的好氧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废水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一种。该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溶解性和胶体性固体浓度高,pH值经常变化,温度较高,带有颜色和气味,悬浮物含量高,易产生泡沫,含有难降解物质和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等毒性物质,属抗生素类难降解废水。考虑到该类废水的可生化性≧0.3,即B/C比高,可生化性强,最节能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即厌氧+好氧的生物处理方法。
高浓度抗生素类有机废水经过混凝沉淀+水解酸化+EGSB厌氧生物处理后,其污染指标BOD、COD、SS、NH3-N浓度依然很高,BOD=1000-1500mg/l,COD=3000-4000mg/l,氨氮=600-800mg/l,SS=400-500mg/l,远远不能满足排放要求,还必须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即A/O活性污泥法处理,通过高效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确保污水中污染物能够进一步被降解消除。
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一般有传统A/O法、SBR法、氧化沟工艺法等泥法及MBR法、接触氧化法等膜法,但因氨氮过高,硝化反应及反硝化过程不彻底,造成氨氮难以降解,同时自养型细菌及异养型微生物的相互竞争、优胜劣汰作用,使得有效果的微生物优势菌群难以控制,出水指标忽高忽低,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抗生素废水治理的好氧处理方法,进行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同时大量地降解COD,达到降解各类污染物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抗生素废水治理的好氧处理方法,应用于废水处理A/O生化系统,该A/O生化系统包括A池、O池、回流装置及生物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兼氧水解池:在A池中投加以反硝化细菌为主的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在A池中投加球形载体,让反硝化细菌附着在其上,悬浮于池中,同时加大搅拌强度,在缺氧环境中进行培养和驯化;
(2)建立曝气氧化池:在O池中投加以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为主的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在O池投加粉末活性炭作为载体;
(3)将厌氧出水和未经厌氧处理的原水首先收集到调配池,根据厌氧处理能力和效果的好坏,通过系统回流水调配至合理COD、氨氮范围内,调配好的废水进入A/O生化系统的A池进行反硝化脱氮;
(4)在A池中以废水中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高强度搅拌,进行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菌作用下转化为氮气;
(5)A池出水进入O池,在O池通过微孔爆气提供足够的氧,DO为3.0-5.0mg/l,同时通过投加碱液维持PH在7.0-7.5范围,异养微生物以有机污染物为营养源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自养型微生物进行硝化反应, O池末端出水的80%通过回流装置回流到A池进行反硝化脱氮;
(6)回流至A池的硝化液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菌作用下转化成氮气;
(7)A/O系统出水到生物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下来的高效微生物通过污泥回流管补充到A/O系统,同时将将老化及死去的微生物作为剩余污泥进入污泥处置系统,上清液溢流进入深度治理系统;
在上述方法中,为保证O池里高效微生物的动态稳定平衡,回流污泥和O池原水进水量比例为1:1,并5~6天进行排泥,SV30为30%~50%。
其中,O池废水温度保持在20~30℃,SVI为100;A池硝化液回流比为4:1,生物沉淀池泥龄为5~6天。
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球形载体为¢8cm,载体内部为腈纶或海绵。
其中,在步骤(5)中所述投入O池的碱液为浓度为30%的NaOH。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生化系统好氧内部建立高效微生物前置A/O脱氮系统,在生化池建立兼氧水解池(A池)和曝气氧化池(O池),在其中投加高效微生物制剂,并创造最佳环境不断扩大培养和驯化。通过强化A池搅拌、O池曝气,控制硝化液回流及污泥回流比等手段,以连续流处理方式运行,主要进行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同时大量地降解COD,达到降解各类污染物的目的,通过该工艺,各类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达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于A/O生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未经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2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