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胶片通孔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3324.6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2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章勇;邓卫星;张武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陈文福 |
地址: | 5162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片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胶片通孔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PCB板的制备过程中,板件的钻孔对位需要使用红胶片。由于钻孔时红胶片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变质,散热问题已成为红胶片通孔制作的难点问题。受限于散热问题,红胶片通孔的品质低、且效率低下。此外,在加工小孔径时,红胶片的通孔内容易出现披锋、毛刺及烧焦等质量问题。
现有技术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通常是改用低参数作业,即进刀速度下降50%。进刀速度的下降,无疑会延长红胶片的钻孔时间,影响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红胶片通孔的加工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在红胶片上制作的通孔品质良好,无孔环毛刺、微孔烧焦等不良现象发生,并且通孔的制作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胶片通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垫板上设置铝片;
将待加工红胶片固定在铝片上;
在待加工红胶片表面涂抹润滑油;
在待加工红胶片上再放置一铝片,并在铝片表面涂抹润滑油;
在待加工红胶片上钻通孔;
清除残留在红胶片上的润滑油。
与传统红胶片通孔的加工方法相比,本发明引入铝片和润滑油配合的散热设计,钻头产生的热量通过润滑油和铝片向外传导,实现快速散热,改善了红胶片钻孔的散热问题。能够有效地解决红胶片因过热而变质的问题,保证了红胶片通孔优秀的品质。此外,由于散热能力增强,适当地提高钻孔速度,红胶片也不会发生过热;这样便改善了传统的红胶片钻孔效率低下的问题,有效提高红胶片的钻孔效率。
所述涂抹在待加工红胶片上的润滑油的使用量为15-20毫升/0.04平方米,所述涂抹在铝片上的润滑油的使用量为5-10毫升/0.04平方米。
上述润滑油可采用市面上任一种润滑油。润滑油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将其涂抹在待加工红胶片和铝片上,能够将钻头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避免局部集中热量的出现,到达优秀的散热性能。
润滑油作为PCB板生产线上的必备品,具备润滑油的导热特性。由于其广泛的应用领域,优选润滑油作为导热的润滑油,便捷方便且成本低廉。
此外,在润滑油的包围下,钻头钻孔时产生的碎屑进入润滑油中,能够防止灰尘飞扬污染环境。
所述铝片尺寸与待加工红胶片的尺寸相同;所述铝片厚度为0.15±0.05毫米。
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散热能力,在红胶片的上下面设置于红胶片等大的铝片,由润滑油传导出来的热量经由铝片的进一步传导,热量快速地外传至空气中。
此外,由于红胶片上下均设有铝片,在钻孔时,通孔能够得到铝片的支撑,有效地减少了通孔的入口性毛刺和出口性毛刺,提升了红胶片通孔的品质。
所述涂抹在待加工红胶片上的润滑油的涂抹区域与红胶片的边缘距离大于10毫米,所述涂抹在铝片上的润滑油的区域与铝片边缘距离大于20毫米;所述待加工红胶片的边缘区设有用于使其与垫板、铝片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为设置在红胶片边缘的带状美纹胶。
在红胶片的边缘区设有用于使其与垫板、铝片固定的带状美纹胶。在美纹胶的粘性作用下,垫板、铝片和红胶片结合为一个整体,避免在钻孔时发生错位,影响红胶片通孔品质。
由于红胶片的边缘区设有带状美纹胶,为避免润滑油的侵蚀使得胶带失去粘性而脱落,所述润滑油的涂抹区域与边缘需保持一定的距离。
所述垫板平面度误差小于0.5微米,所述垫板厚度为2.5±0.3毫米,垫板尺寸与待加工红胶片相同。
设置在最底层的垫板,平面度误差小于0.5微米,且其尺寸与红胶片的尺寸相同。此外,由于钻头穿过红胶片后仍需向前钻动1mm,以保证红胶片的通孔孔径前后一致,因此优选厚度为2.5±0.3毫米的垫板。
所述清除残留在红胶片上的润滑油是指使用含有质量浓度为70%乙醇溶液以15-20KPa的强度将红胶片上的润滑油冲去。
使用70%乙醇有机溶液以15-20KPa的强度冲刷残留在红胶片上的润滑油,即可将残余润滑油清除干净。此外,使用此有机溶液清洗后的润滑油可以回收以待重复使用,绿色环保。
所述润滑油内添加由占其重量百分之1-2的四氢呋喃以及占其重量百分之1-2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润滑油中加了这四氢呋喃、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两种药剂后,能够进一步强化润滑油的导热能力,使得钻子在该润滑油的作用下能够有效降低毛刺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3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