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式输送机大行程螺旋拉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3803.8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阳;金鹏;唐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6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行程 螺旋 拉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带式输送机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带式输送机大行程螺旋拉紧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的螺旋拉紧装置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功能是使输送带具有足够的张力,保证输送带与传动滚筒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输送带不打滑,并限制输送带在各托辊间的垂度,使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行。
目前通常采用的带式输送机螺旋拉紧装置主要由滑架、螺杆、方形螺母组成,输送机滚筒的轴承座固定在滑架上,螺杆一端固定在输送机的尾架上,另一端与固定在滑架上的方形螺母以螺纹副联接,旋动螺杆带动滑架及滚筒沿导轨直线移动实现张紧。这种装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因各型号带宽的拉紧装置拉紧行程最大均为1米,当遇到因空间受限无法采用中间垂直重锤拉紧装置与尾部车式重锤拉紧装置且皮带较长张力不大,拉紧行程设计要求大于1米的情况,原始的拉紧装置就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如果直接将原始的拉紧装置尾架及螺杆加长来加大拉紧行程,则会出现螺杆太长加工困难且在滚筒动载荷与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尾架导轨产生变形影响拉紧装置正常运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大行程螺旋拉紧装置,它可以解决因空间受限无法采用中间垂直重锤拉紧装置与尾部车式重锤拉紧装置且皮带较长张力不大,拉紧行程设计要求较大而原始螺旋拉紧装置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并且螺旋拉紧装置尾架导轨不易弯曲变形。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带式输送机大行程螺旋拉紧装置它由拉紧装置(一)和拉紧装置(二)组合而成:拉紧装置(一)包括滑架和螺杆,滑架上固定有与螺杆以螺纹副联接的方形螺母,它还包括一个导轨,螺杆一端与螺母联接,另一端与导轨上的固定板转动联接,滑架上有与导轨配合的滑槽。旋动拉紧装置(一)的螺杆,通过方形螺母带动滑架及其上的轴承座、滚筒沿拉紧装置(一)导轨作直线移动,实现第一重张紧;
拉紧装置(二)包括滑架和螺杆,滑架上固定有与螺杆以螺纹副联接的方形螺母,拉紧装置(二)以螺旋拉紧装置尾架上的水平槽钢为导轨,螺杆一端与螺母联接,另一端与尾架上的固定板转动联接,滑架上有与导轨配合的滑槽且滑架与拉紧装置(一)的导轨通过螺栓联接。旋动拉紧装置(二)的螺杆,通过方形螺母带动滑架,从而带动拉紧装置(一)整体沿拉紧装置(二)导轨作直线移动,实现第二重张紧。通过第一重张紧与第二重张紧的双重作用,实现带式输送机大行程螺旋拉紧效果。
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大行程螺旋拉紧装置它是由两组螺旋拉紧装置组合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拉紧行程大,节省空间,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解决因空间受限,带式输送机输送距离较长且现有拉紧装置行程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同时能够避免出现传统的螺旋拉紧装置拉紧行程直接加长而导致出现螺杆太长加工困难且在滚筒动载荷与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尾架导轨产生变形影响装置正常运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详细注释图。
图3是图2中P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S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N-N的剖面图。
图6是图2中M-M的剖面图。
图7是图2中A向图。
图8是图2中B向图。
图9是拉紧装置(一)挡板1.5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拉紧装置(二)滑架6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
图中1为滑架、2为方形螺母、3为螺杆、4为导轨、5、6为滑架、7为方形螺母、8为螺杆、9为尾架、10为滚筒、11为轴承座、12为螺栓螺母;
1.1为折弯钢板、1.2、1.3为挡板、1.4、1.5为滑架、1.6为螺栓螺母、1.5.1为底板、1.5.2、1.5.3为侧板;
4.1为槽钢、4.2为左钢板、4.3为右钢板、4.4为定位板、4.5、4.6为固定板、4.7为螺栓螺母4.7;
6.1为弯钢板、6.2、6.3为侧板、6.4为螺栓螺母
9.1为导轨、9.2为定位板、9.3、9.4为固定板、9.5为螺栓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38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动式研磨保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压阻式集成化三维车削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