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亮度显示的多色荧光粉及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3842.8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4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刘劲松;王华;何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00 | 分类号: | C09K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亮度 显示 多色 荧光粉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亮度显示的多色荧光粉及配制方法,具体涉及高亮度真空彩色液晶光阀显示用的一种多色荧光粉及配制方法,属于真空多色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机载环境下的液晶显示技术,由于受显示方式的局限,使其在亮度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液晶背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整个光学系统的衰减最终到达液晶屏表面,亮度要衰减掉90%,难以达到特殊需要的高亮度的要求。
为了能实现高亮度的多色显示,就必须要求有一种新型的多色显示技术来替代目前的液晶显示技术。真空多色显示技术就是一种能实现高亮度的显示技术,其中多色荧光屏制作的好坏,决定着能否实现高亮度显示的关键。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亮度显示的多色荧光粉及配制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高亮度显示管的多色荧光粉:包括以下原料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表示:蓝色荧光粉为10.6-10.9%,红色荧光粉为5.3-5.5%,绿色荧光粉5.3-5.5%,K2SO3为1.5-2.5%,吐温20 为1.5-2.5%,乳化剂(PL92)为1.5-2.5%,聚乙烯醇(PVA)为25.5-27.5%,三甘醇2.5-3.5%,余量为去离子水,总量为100%。
所述的用于高亮度显示管的多色荧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色荧光粉的密度为1.025-1.028g/ cm3。
所述的用于高亮度显示管的多色荧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的炽灼干燥残渣为9-10.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高亮度显示管的多色荧光粉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球磨瓶中,加入研磨球,然后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去离子水,然后按照配方比例称取加入下列原料:蓝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K2SO3、吐温20、乳化剂(PL92)和聚乙烯醇;
(2)拧紧球磨瓶瓶盖,将球磨瓶放到球磨机上,连续球磨2-4小时;
(3)从球磨机上取下球磨瓶,并打开瓶盖,按照配方比例取三甘醇加入到球磨瓶中,再拧紧瓶盖,放到球磨机上进行球磨25-30分钟;
(4)结束球磨,从球磨瓶中取出研磨球,得到多色荧光粉成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研磨球的重量与原料总重量的重量比不小于2: 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研磨球为直径12-15mm的塑料球。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高亮度显示的多色荧光粉及配制方法,对荧光粉的配方进行筛选,选择出合适的荧光粉(蓝色荧光粉用P34粉;红色荧光粉用P56粉、绿色荧光粉用P43粉),再进行优化配比、配制方法和涂覆方法,实现在显示屏上涂覆一层粒度大小一致,厚度均匀的多色荧光粉的多色屏,这样可以提高显示管的白场亮度,从而实现显示管高亮度的显示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用于高亮度显示管的多色荧光粉:包括以下原料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表示:蓝色荧光粉(P34)为10.6-10.9%,红色荧光粉(P56)为5.3-5.5%,绿色荧光粉(P43)5.3-5.5%,K2SO3为1.5-2.5%,吐温20 为1.5-2.5%,乳化剂PL92为1.5-2.5%,聚乙烯醇(PVA)为25.5-27.5%,三甘醇2.5-3.5%,余量为去离子水,总量为100%。
所述多色荧光粉的密度为1.025-1.028g/ cm3。
所述聚乙烯醇的炽灼干燥残渣为9-10.5%。
一种用于高亮度显示管的多色荧光粉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球磨瓶中,加入研磨球,然后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去离子水,称取加入下列原料:蓝色荧光粉(P34)、红色荧光粉(P56)、绿色荧光粉(P43)、K2SO3、吐温20、PL92和聚乙烯醇;
(2)拧紧球磨瓶瓶盖,将球磨瓶放到球磨机上,连续球磨2-4小时;
(3)从球磨机上取下球磨瓶,并打开瓶盖,按照配方比例取三甘醇加入到球磨瓶中,再拧紧瓶盖,放到球磨机上进行球磨25-30分钟;
(4)结束球磨,从球磨瓶中取出研磨球,得到多色荧光粉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3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连续制氢装置及运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