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3881.8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韩蕊蕊;吴文质;马淑芳;杨鑫;田海军;许并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飞虹微纳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1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led 外延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aN基LED外延结构,具体是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GaN基LED外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半导体发光器件。作为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核心,GaN基LED外延结构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性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GaN基LED外延结构均采用MOCVD(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法制备而成。然而实践表明,现有GaN基LED外延结构的低温GaN缓冲层与蓝宝石衬底之间的晶格失配度较高(通常高达16%),导致低温GaN缓冲层的位错密度较大(通常为108-1010),由此一方面导致电子在低温GaN缓冲层受到束缚(即导致低温GaN缓冲层的电流扩展能力较差),进而导致GaN基LED外延结构的发光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导致低温GaN缓冲层的翘曲度较大、内部应力较大、结晶质量较差,进而导致GaN基LED外延结构的漏电流和正向电压较大,最终导致GaN基LED外延结构的光电性能较差、良率较低。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GaN基LED外延结构,以解决现有GaN基LED外延结构发光效率较低、光电性能较差、以及良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GaN基LED外延结构发光效率较低、光电性能较差、以及良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包括蓝宝石衬底、低温GaN缓冲层、未掺杂GaN层、n型掺杂GaN层、超晶格层、多量子阱发光层、p型AlGaN层、p型GaN接触层;其中,低温GaN缓冲层生长于蓝宝石衬底的上表面;未掺杂GaN层生长于低温GaN缓冲层的上表面;n型掺杂GaN层生长于未掺杂GaN层的上表面;超晶格层生长于n型掺杂GaN层的上表面;多量子阱发光层生长于超晶格层的上表面;p型AlGaN层生长于多量子阱发光层的上表面;p型GaN接触层生长于p型AlGaN层的上表面。
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于制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1)选取蓝宝石衬底;在H2气氛下高温吹扫蓝宝石衬底;
(2)在蓝宝石衬底的上表面生长低温GaN缓冲层;
(3)在低温GaN缓冲层的上表面生长未掺杂GaN层;
(4)在未掺杂GaN层的上表面生长n型掺杂GaN层;
(5)在n型掺杂GaN层的上表面生长超晶格层;
(6)在超晶格层的上表面生长多量子阱发光层;
(7)在多量子阱发光层的上表面生长p型AlGaN层;
(8)在p型AlGaN层的上表面生长p型GaN接触层。
与现有GaN基LED外延结构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生长超晶格层,具备了如下优点:超晶格层有效降低了低温GaN缓冲层与蓝宝石衬底之间的晶格失配度,有效减小了低温GaN缓冲层的位错密度,由此一方面有效提高了电子在n型掺杂GaN层的横向运动(即有效增强了n型掺杂GaN层的电流扩展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了GaN基LED外延结构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有效减小了低温GaN缓冲层的翘曲度和内部应力,有效改善了低温GaN缓冲层的结晶质量,进而有效减小了GaN基LED外延结构的漏电流和正向电压,最终有效改善了GaN基LED外延结构的光电性能,有效提高了GaN基LED外延结构的良率。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生长超晶格层,有效解决了现有GaN基LED外延结构发光效率较低、光电性能较差、以及良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GaN基LED外延结构发光效率较低、光电性能较差、以及良率较低的问题,适用于制造半导体发光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飞虹微纳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山西飞虹微纳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3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包装结构
- 下一篇:Si衬底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