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案粘合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4709.4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7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都筑庆和;西田佳正;铃木崇文;森下浩光;夏目雅好;杉本修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0 | 分类号: | B60R1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案 粘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案粘合体及其制造方法,详细而言涉及适合用于粘贴于机动车外装饰上的标识(emblem)等的图案粘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将机动车外装饰等所使用的标识粘贴于机动车车身上时,使用双面粘合带(双面胶带)等手段。即,通过将双面粘合带的一面粘贴于标识,将其另一面粘贴于车身,从而将标识固定于车身上。
该双面粘合带通常形成为与标识相同的图案,在被夹于两张脱模膜之问的状态下作为产品流通,在使用时将脱模膜(剥离膜)剥离。
顺便说一下,在制造该形成有图案的双面粘合带时,例如以辊到辊的方式在连续输送来的长条的双面粘合带上连续地形成图案,最后将双面粘合带按照每一个图案(每一个产品)分别冲裁取下来。
具体而言,首先,准备在脱模性的基材膜的表面依次层叠双面粘合带及脱模性的覆盖膜而成的长条的层叠带,接着一边连续地输送该带一边以形成有期望的图案(例如标识的图案等)的方式仅切裁(半切割)覆盖膜及双面粘合带,接着,为了按照每一个图案(一个产品)进行分割,利用包围一个图案的外框的模具对层叠带完全地进行冲裁(全切割)。最后,除去该被冲裁了的层叠带中的残渣(粘合层、覆盖膜的图案以外的不要的部分),得到作为产品的标识用的图案双面粘合带。
但是,残渣要通过手工作业除去,因此,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作为容易且可靠地除去残渣的方法,公知有日本特开2005-238434号公报。
在日本特开2005-238434号公报中,利用切割描绘装置在膜残渣上切割用于将膜残渣分割为多个的残渣分割线。
根据该方法,能有效地除去膜残渣。
但是,即使是日本特开2005-238434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最终也需要通过手工作业除去膜残渣。因此,在谋求提高生产效率时存在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图案粘合体的制造方法及该图案粘合体。
本发明的图案粘合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图案形成工序,其以形成图案形状的第一切缝的方式切裁具备第一脱模膜和层叠于所述第一脱模膜的一面上的粘合层的粘合膜的所述粘合层;以及外框形成工序,其以形成包围所述图案形状的外框形状的第二切缝的方式切裁所述第一脱模膜及所述粘合层,所述第二切缝在切裁方向上具有不连续部分。
因此,在将位于第二切缝外侧的外侧粘合层从第一脱模膜剥离时,通过不连续部分能将位于第二切缝内侧且位于第一切缝外侧的内侧粘合层(残渣)也同时从第一脱模膜剥离。
在本发明的图案粘合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在所述图案形成工序及所述外框形成工序之后,将位于所述第二切缝外侧的外侧粘合层和通过所述不连续部分与所述外侧粘合层连续的、位于所述第二切缝内侧的内侧粘合层从所述第一脱模膜剥离。
因此,能减轻或省略剥离内侧粘合层(残渣)的手工作业,能大幅提高图案粘合体的制造效率。
在本发明的图案粘合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在所述粘合层的一面上层叠第二脱模膜层叠,在所述图案形成工序中,以形成所述第一切缝的方式切裁所述粘合层及所述第二脱模膜,在所述外框形成工序中,以形成所述第二切缝的方式切裁所述第一脱模膜、所述粘合层及所述第二脱模膜。
因此,在将位于第二切缝外侧的外侧粘合层及外侧第二脱模膜从第一脱模膜剥离时,通过不连续部分能将位于第二切缝内侧且位于第一切缝外侧的内侧粘合层及内侧第二脱模膜(残渣)也同时从第一脱模膜剥离。
在本发明的图案粘合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在所述图案形成工序及所述外框形成工序之后,将位于所述第二切缝外侧的外侧第二脱模膜和通过所述不连续部分与所述外侧第二脱模膜连续的、位于所述第二切缝内侧的内侧第二脱模膜从所述粘合层剥离,将位于所述第二切缝外侧的外侧粘合层和通过所述不连续部分与所述外侧粘合层连续的、位于所述第二切缝内侧的内侧粘合层从所述第一脱模膜剥离。
因此,能减轻或省略剥离内侧粘合层及内侧第二脱模膜(残渣)的手工作业,能大幅提高图案粘合体的制造效率。
在本发明的图案粘合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同时实施所述图案形成工序和所述外框形成工序。
因此,进一步提高图案粘合体的生产效率。
另外,图案粘合体的特征在于通过上述的制造方法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47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