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蚕丝支架的制备方法、应用以及三相蚕丝韧带移植物、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4716.4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范宏斌;孙立国;李宏国;郭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38 | 分类号: | A61L27/38;A61L27/36;A61L27/5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丝 支架 制备 方法 应用 以及 三相 韧带 移植 | ||
1.一种三相蚕丝韧带移植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卷折为柱状的蚕丝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携带TGF-β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携带BMP-2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述蚕丝支架包括具有微孔结构的蚕丝支架本体,蚕丝支架本体的一侧表面依次划分为第一过渡区、韧带重建中心区和第二过渡区,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分别位于柱状的蚕丝支架的两端,第一过渡区以及第二过渡区沿蚕丝支架的卷折方向依次划分为韧带重建边缘区、软骨修饰区以及骨修饰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位于韧带重建中心区和韧带重建边缘区,携带TGF-β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位于软骨修饰区,携带BMP-2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位于骨修饰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相蚕丝韧带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蚕丝支架本体采用网状蚕丝支架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相蚕丝韧带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重建中心区以及韧带重建边缘区均采用丝素蛋白进行修饰,软骨修饰区采用明胶、透明质酸钠以及硫酸软骨素进行修饰,骨修饰区依次采用丝素蛋白以及羟基磷灰石进行修饰。
4.一种三相蚕丝韧带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蚕丝用编织机编织成孔径为2-4mm的网状蚕丝支架;
2)将网状蚕丝支架的一侧表面沿纵向依次划分为第一过渡区、韧带重建中心区和第二过渡区,将第一过渡区以及第二过渡区沿横向依次划分为韧带重建边缘区、软骨修饰区以及骨修饰区;
3)使用钴60照射对网状蚕丝支架消毒,然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韧带重建中心区和韧带重建边缘区,将携带TGF-β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软骨修饰区,将携带BMP-2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骨修饰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携带TGF-β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携带BMP-2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0.8-1.5×105个细胞/cm2的浓度进行种植;
4)待种植的细胞黏附于网状蚕丝支架后,将网状蚕丝支架沿其横向按照从韧带重建边缘区到软骨修饰区再到骨修饰区的次序进行卷折,制成柱状的韧带移植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三相蚕丝韧带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蚕丝在编织前进行脱丝胶处理,或者,用未脱丝胶的蚕丝进行编织,在步骤2)之前将编织得到的网状蚕丝支架进行脱丝胶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三相蚕丝韧带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之前,对韧带重建中心区、韧带重建边缘区、软骨修饰区以及骨修饰区进行修饰,修饰的具体方法为:
第一步,于室温下使用质量分数为1.8-2.0%的丝素蛋白溶液将韧带重建中心区、韧带重建边缘区以及骨修饰区浸透,同时,采用溶质为明胶、透明质酸钠以及硫酸软骨素的溶液将软骨修饰区浸透,然后将网状蚕丝支架于-15至-25℃下静置1-1.5小时,静置后于-70至-80℃再静置1-1.5小时;
第二步,经过第一步后,将网状蚕丝支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
第三步,经过第二步后,将韧带重建中心区、韧带重建边缘区以及骨修饰区均用体积分数90%的甲醇水溶液浸泡8-15min,浸泡后将网状蚕丝支架放入干燥箱干燥或自然风干,然后在骨修饰区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47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