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别是有轨电车的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55016.7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2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M·泽林格尔;M·什拉梅克;T·黑普特纳;P·什帕莱克;J·扎普莱塔尔;J·马谢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柯达运输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3/12 | 分类号: | B61F3/12;B61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张小文 |
地址: | 捷克*** | 国省代码: | 捷克;CZ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别是 有轨电车 地板 铰接 轨道 车辆 | ||
1.一种特别是有轨电车的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其为2-车厢3-转向架配置或者至少一个中间车厢和一个中间转向架的延伸式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在车辆的前部和后部两者之下总是配备一个可旋转端部转向架(1),并且在每一个关节下总是配备一个中间转向架(2),所述关节为车辆各部段之间的连接部,同时车辆的两个相邻的车身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每一个中间转向架(2)上,每一个均位于其各自的附接点(3)中,同时初级和次级弹性装置(5)的元件位于数对独立安装的车轮之间的空间中,并且特别是电机、齿轮箱、盘式制动器和轨道制动器的驱动器和制动器(6)位于车轮相对于车辆纵向轴线的外侧上,这就允许底板即使在转向架上也处于低标准水平处,在该处其仅略高于其余的乘客空间的底板,而两个底板水平与作为逐渐升高的斜坡的无障碍过渡部分连接,同时车辆的通过宽度也是满足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别是有轨电车的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车身的每个部段的连接基于如下原理:各部段与中间转向架(2)的连接的枢轴点(3)在几何上位于通过一对转向架车轮的共同旋转轴线的中心的竖直轴线上,并且端部转向架(1)的枢轴点(4)位于相对靠近该对转向架车轮的共同轴线的中心而远离车辆端部的转向架的纵向轴线上,所述相对靠近大约为转向架轴距的1/3,这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适合转向架车轮在围绕竖直轴线转动时对于车辆车身的相对横向运动,所述竖直轴线通过枢轴点(3),并且也通过将车辆车身安装在适合转向架上的附接点(4),这就能使车辆的通过宽度W与具有可旋转转向架的其它车辆相比仅受到很小限制,即,距离W保持等于标准通过宽度,并且大于(X),并且到驾驶室或到车辆后部处的座椅的通过宽度Z将是能够接受的,其足以满足在这些区域的乘客运动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特别是有轨电车的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中间转向架(2)上的车辆车身的每个部段都借助于轴承(7)来安装,所述轴承(7)设置在转向架的一个托架(8)上,同时在每一个中间转向架上的两个托架通过在车辆的相邻部段之间传递纵向力的纵向杆(9)来连接,所述杆(9)的布置及其附接到所述托架(8)能使车辆的相邻部段在轨道的定向和竖向引导装置之内围绕纵向和横向轴线相互运动,同时从车辆各部段到转向架的纵向力通过杆(10)来传输,该杆(10)总是连接中间转向架(2)的每个托架(8)和该中间转向架(2)的车架(11)。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特别是有轨电车的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车身借助于轴承(14)和纵向对称的托架(12)附接到转向架(1),其中车身(4)对于所述次级弹性装置(13)发生纵向移位,或者纵向移位到所述端部转向架(1)的中心,同时所述轴承(14)也能够转移由所述托架(13)上的偏心负载造成的力矩。
5.根据权利要求3的特别是有轨电车的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7)为轴向推力球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3的特别是有轨电车的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7)为倾斜球面轴承,并且所述中间转向架(2)的两个车轮组的托架(8)形成单个的实体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3的特别是有轨电车的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4)为倾斜球面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柯达运输股份公司;,未经斯柯达运输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50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