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中压电力系统接地故障辨识算法有效性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5433.1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0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江;罗宁昭;杨锋;贺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杨柳林;余丽霞 |
地址: | 43003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压电 力系 接地 故障 辨识 算法 有效性 判定 方法 | ||
1.一种船舶中压电力系统接地故障辨识算法有效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电流传感器采集船舶中压电力系统的三相电流Ia、Ib、Ic;
(2)、将采集到的三相电流数据分别代入船舶中压电力系统接地故障电弧模型,得到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相电压波形;
(3)、将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相电压波形代入故障识别方法,如能识别故障,即故障识别方法进为有效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中压电力系统接地故障辨识算法有效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中压电力系统接地故障电弧模型如下:
式(1)中ib(t)为
式(1)中La(t)为
Ua1=0.05V、Ua2=0.025V、Ub1=40V、Ub2=20V、La1=0.01H、La2=0.007H、La3=0.004H、La4=0.005H、Rδ1=0.2Ω、Rδ2=0.02Ω、n1=0.4、n2=0.8、n3=0.4、n4=0.8、k2=0.6、Ha=60、Ia1=1A、Ia2=1A、Ib1=1A、Ib2=1A、I0=0.2A,ξ(t)为高斯噪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中压电力系统接地故障辨识算法有效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识别方法为:
第1步:将采样率设置为1kHz,对船舶中压电力系统的三相相电压及零序电流进行采样,对三相相电压采样信号的绝对值进行Gradient-Closing变换,并同时实时检测零序电流是否超过阈值I(0)max,若是则转入第2步,反之则重新进行第1步;
所述Gradient-Closing变换对的方法如下:
(1)、对三相相电压的采样信号va(n)、vb(n)、vc(n)取绝对值,并利用结构元素g1(n)分别对其进行腐蚀运算和膨胀运算,其中结构元素g1(n)为扁平结构元素,其设定为:
g1(n)=0(n=0,1,2,M-1)
对于A相相电压,其腐蚀运算为:
其膨胀运算为:
其中M取1/2个工频周期的宽度,N取1~2个工频周期的宽度;
(2)、在得到三相相电压信号绝对值的腐蚀运算和膨胀运算的运算结果后,进行梯度运算:
Ggard(|va(n)|)=(|va|⊕g1)(n)-(|va|Θg1)(n) (1.3)Ggard(|v(n)|)是对v(n)的绝对值做梯度运算;
(3)、利用结构元素g2(n)对梯度运算的结果进行闭运算,即得到三相相电压经Gradient-Closing变换后的结果:
Ggard(|va(n)|)·g2(n)=[(|va|⊕g)(n)-(|va|Θg)(n)]⊕g2(n)Θg2(n) (1.4)其中,g2(n)=0(n=0,1,2,…,15);
在对三相相电压采样信号的绝对值进行Gradient-Closing变换的同时,对零序电流进行实时检测;其中I(0)max为船舶中压电力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的电流阈值,I(0)max根据系统的参数设定,当检测到的零序电流超过阈值I(0)max时,即中压电力系统发生接地故障;
第2步:判断经Gradient-Closing变换后三相相电压信号中是否某一相相电压信号会出现幅度超过△Umax的跳变,若变换后的三相相电压中的任意一相的相电压跳变幅值大于或等于△Umax,则转入第3步;若变换后的三相相电压中的任意一相相电压的跳变幅值小于△Umax,则系统出现单次放电现象,其中△Umax为船舶中压电力系统中发生间歇性接地故障和金属性接地故障时相电压信号出现的幅度变化阈值△Umax=500V;
第3步:判断发生电压信号出现幅度超过△Umax的跳变后,如果跳变后的电压信号幅度值超过阈值Umax且超过阈值Umax后持续两个工频周期,系统出现间歇性接地故障;如果跳变后的电压信号幅度值未超过阈值Umax,系统出现金属性接地故障;其中,Umax为船舶中压电力系统中发生间歇性接地故障时电压信号幅度出现超过△Umax的跳变后的相电压幅度阈值Umax=1k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54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