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动力系系统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5769.8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S.C.鲍曼;P.F.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吴超,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prndl 空档 操作 输出 扭矩 误差 减轻 | ||
1.一种控制动力系系统的方法,该系统包括内燃发动机、至少一个电动机器和用于传输扭矩到传动系的电-机械变速器,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操作者输入而启用变速器的空档操作;
激活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离合器,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
在发动机和第一电动机器之间协调扭矩命令以建立净零输出扭矩条件;以及
如果出现了违反净零输出扭矩条件,那么允许第一离合器的打滑以消散净输出扭矩而不与动力系系统的传动系起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变速器的空档操作被响应于操作者对档位选择器杠杆的输入而启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激活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离合器,还包括:
去激活第二离合器以将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断开,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联接到第一电动机器的第一元件,通过旋转的轴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的第二元件,和联接到发动机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离合器是固定离合器,其被构造成在第一离合器被激活时固定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被联接输出构件,该输出构件与传动系起作用,并且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被联接到第二电动机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发动机和所述第一电动机器之间协调扭矩命令以建立净零输出扭矩条件包括:
命令正发动机扭矩;
命令来自第一电动机器的正第一电动机扭矩;以及
命令来自第二电动机器的负第二电动机扭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命令的正发动机扭矩支持与发动机怠速操作相关联的最小发动机速度下的发动机操作,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电动机器产生电能以存储在蓄电池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监视发动机扭矩;
将该发动机扭矩与该发动机的协调扭矩命令相比较;以及
当发动机扭矩偏离该发动机的协调扭矩命令的大小超过发动机误差阈值时,确定存在对净零输出扭矩条件的违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监视来自所述第一电动机器的第一电动机扭矩;
将来自所述第一电动机器的第一电动机扭矩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器的协调扭矩命令相比较;以及
当来自所述第一电动机器的第一电动机扭矩偏离所述第一电动机器的协调扭矩命令的大小超过第一电动机器误差阈值时,确定存在对净零输出扭矩条件的违反。
9.一种控制车辆的动力系系统的方法,该系统包括内燃发动机、第一和第二电动机器、包括构造成传输扭矩到传动系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电-机械变速器,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操作者选择变速器的空档操作的输入,以空档运行变速器而不将变速器从传动系机械断开,包括:
基于在发动机、第一和第二电动机器的每一个之间平衡扭矩命令来命令从变速器到传动系的净零输出扭矩,
监视发动机扭矩、来自第一电动机器的第一电动机扭矩和来自第二电动机器的第二电动机扭矩,
监视将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元件固定的第一离合器;
基于所监视的第一离合器、所监视的发动机扭矩、第一电动机扭矩和第二电动机扭矩来确定扭矩误差的存在,以及
允许在第一离合器内的打滑而防止与传动系起作用的净输出扭矩超过无运动传动系阈值。
10.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动力系系统的空档操作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内燃发动机;
第一和第二电动机器;
电-机械变速器,其机械操作地联接到内燃发动机和第一和第二电动机器,适合于选择性地传输机械功率到与传动系起作用的输出构件;
控制模块;
响应于操作者输入而启用变速器的空档操作,
激活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的第一离合器,
在发动机和第一电动机器之间协调扭矩命令以建立净零输出扭矩条件,以及
如果出现了违反净零输出扭矩条件,那么允许第一离合器的打滑以消散净输出扭矩而不与动力系系统的传动系起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57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阻式触摸屏自动纠错校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食性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