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充气缓冲可调向逃生伞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6192.2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2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黎少辉;丁海港;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B19/04 | 分类号: | A45B19/04;A45B25/18;A45B3/00;A45B9/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缓冲 可调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工具,具体是一种自充气缓冲可调向逃生伞。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到处林立,各种商务中心、 娱乐场所繁多,这些地方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又没有适宜的救生工具,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近年来,楼房发生火灾的事故屡屡不断, 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目前,市面已有很多逃生设备,但大多逃生设备操作复杂,需要一定的技能,同时依赖周围的物体较多,不利于迅速逃生。如我国江苏省有一专业生产航空伞的厂家,研制了一种低空降落伞,用于解决楼房逃生问题,该低空降落伞有主伞和副伞两部分,降落时副伞先打开后主伞才能带出,需要一定的高度与时间差,它只能用于16 层以上的高楼层,对于16层以下楼层的人员没法用;对于低层数的楼层而言,伞面尚未打开,人已经坠落到地面;另外,在使用前必须首先佩带好安全带和伞包,然后固定保险拉绳,操作繁琐,突发事件情况下,没有足够的心理素质难以作到;同时该伞重量太重、伞价格太高,一般家庭都难以承受。因此,发明一种易操作、机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的逃生设备已成必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中所提到的实际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高层建筑出现危急情况时,可迅速、安全逃生的自充气缓冲可调向逃生伞。
本发明的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充气缓冲可调向逃生伞,包括第一节伞柄、第二节伞柄、第三节伞柄由上而下依次连接构成的三节可伸缩中空伞柄;由上而下依次固定在第一节伞柄上的小伞面、大伞面;位于第一节伞柄下端能沿伞柄中心轴和自身轴旋转的转向柄;固定在中空伞柄下端的内置有气囊的气囊存储器;所述的气囊存储器包括固定于第二节伞柄下端的上盖、固定于第三节伞柄下端的底盘;
所述的第一节伞柄上设有小孔和穿过小孔连接小伞面伞骨和转向柄的拉绳;
所述的大伞面上端开有逸气孔;
所述的第三节伞柄下端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上方的伞柄内设有挡块,单向阀上方、第三节伞柄表面上还设有进气孔,在进气孔上方伞柄上设有挡板;
所述的气囊开口密封固定在第三节伞柄下端,外界大气能通过进气口、单向阀、进气孔进入气囊;
所述的挡板上第三节伞柄表面绕有弹簧;
所述的第一、二节伞柄中设有滑动槽,第三节伞柄能推入第二节伞柄内,第二季伞柄能推入第一节伞柄内。
其进一步是:在所述的每个小伞面伞骨上都有一条与转向柄相连的拉绳。
所述的拉绳在小孔内打有绳结,不调向时小孔到小伞面伞骨之间的拉绳长度相等。
所述的上盖和底盘通过扣子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储存气囊密封腔,同时把弹簧压入第二段伞柄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重量小、存储方便、操作简单,设有自动充气缓冲装置、运用过程中能调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存放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准备降落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A部放大图。
图中:1、中空伞柄;11、第一节伞柄;111、小孔;112、拉绳;12、第二节伞柄;13、第三节伞柄;131、进气口;132、单向阀;133、挡块;134、进气孔;135、挡板;21、小伞面;22、大伞面;221、逸气孔;3、转向柄;4、气囊存储器;41、上盖;42、底盘;5、气囊;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自充气缓冲可调向逃生伞包括包括第一节伞柄11、第二节伞柄12、第三节伞柄13由上而下依次连接构成的三节可伸缩中空伞柄1;由上而下依次固定在第一节伞柄11上的小伞面21、上端开有逸气孔221的大伞面22;位于第一节伞柄11下端能沿伞柄1中心轴和自身轴旋转的转向柄3;固定在中空伞柄1下端的内置有气囊5的气囊存储器4;所述的气囊存储器4包括固定于第二节伞柄12下端的上盖41、固定于第三节伞柄13下端的底盘42,所述的上盖41和底盘42通过扣子合在一起。
在第一节伞柄上设有小孔111和穿过小孔111连接小伞面21伞骨和转向柄3的拉绳112;在每个小伞面21伞骨上都有一条与转向柄3相连的拉绳112。拉绳112在小孔111内打有绳结,不调向时小孔111到小伞面21伞骨之间的拉绳112长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61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