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黄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6446.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6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云;黄叶娥;胡元亮;刘家国;余韵;陶阳;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31/715;A61P29/00;A61P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9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黄 多糖 脂质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黄多糖脂质体(Rehmannia glutinosa polysaccharide liposome,RGPL)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黄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地黄常以生地黄和熟地黄2种形式入药。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地黄多糖(Rehmannia glutinosa polysaccharide,RGP)是地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然而地黄多糖直接用于临床,存在着多糖在体内代谢快,作用时间短,作用范围不集中,临床用量大等缺点。
脂质体(liposomes)是人工合成的双分子层的单层磷脂或多层可溶性物质隔开的呈同心圆的微环体脂质小囊,可包裹各种物质及疫苗。进入机体后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而激活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它既是抗原也是免疫佐剂,由于其膜结构致密,抗原不易漏出,能长久的将抗原传递给适免疫细胞,促进抗原对抗原提呈细胞的定向作用。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产生保护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通过各种给药途径,它还可以使包裹的药物具有打靶作用,准确的击中病变部位、组织和细胞,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并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脂质体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应用以来,在中药制剂中应用脂质体,可以防止药物快速降解,延缓药物释放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稳定性,增加药物对靶区的指向性,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脂质体作药物包埋,不但能提高药物的靶向定位作用,还能减少药物的用量及降低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黄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使其能够最大可能地节约原材料同时获得较高的药物包封率,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黄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为逆相蒸发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取大豆磷脂,胆固醇和吐温80,溶于溶剂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其中,大豆磷脂与地黄多糖的质量比为20~160:1,大豆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2~10:1,大豆磷脂与吐温80的质量比为5~20:1;大豆磷脂与溶剂的mg/mL比为20~100:1;所述溶剂选自氯仿和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2)置于反应容器中,30~70℃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当容器壁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后,加入乙醚溶解;
3)将含地黄多糖的PBS溶液(2mg·mL-1)缓慢导入反应容器,形成两相体系,冰水浴超声,至形成稳定的W/O型乳剂;
4)30~70℃减压蒸发,形成胶态后加入PBS,继续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
5)置于超声细胞粉碎机进行超声处理(强度50%,2.5s开,2.5s停,作用1h),得到地黄多糖脂质体混悬液;
6)再将混悬液分别挤压过孔径为0.45μm、0.22μm的微孔滤膜,得地黄多糖脂质体,置于4℃保存。
步骤1)中,大豆磷脂与地黄多糖的质量比为100:1。
步骤1)中,大豆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8:1。
步骤1)中,吐温80与大豆磷脂的质量比为1:10。
步骤1)中,大豆磷脂与溶剂mg/mL比为50:1。
步骤1)中,溶剂为氯仿与甲醇混合溶液,氯仿与甲醇的体积比为3:1~1:3。
步骤1)中,氯仿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1。
步骤2)或4)中,旋转蒸发的温度均为60℃。
第一优选工艺为:大豆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7.66:1,溶剂中氯仿与甲醇体积比为3.01:4.99,大豆磷脂和吐温80的质量比为10.06:1,蒸发温度为65.92℃。
第二优选工艺为:大豆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8:1,溶剂中氯仿与甲醇体积比为3:5,大豆磷脂和吐温80比为10:1,蒸发温度为66℃。
本发明将地黄多糖包封于脂质体中,制备出地黄多糖脂质体,利用脂质体的缓释作用和靶向作用可以有效维持地黄多糖在机体内的有效浓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6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煤灰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
- 下一篇:由光引发剂引发合成聚合物多元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