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式微机电磁场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6666.3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2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张澄;胡静洁;李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028 | 分类号: | G01R33/0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式微 机电 磁场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容式微机电磁场传感器。
背景技术
磁场传感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指南针的发明到现代交通导航,磁场传感器越来越被人重视。
磁场传感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地方都存在磁场或与磁场相关的信息。利用人工设置的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可作为许多种信息的载体。因此,探测、采集、存储、转换、复现和监控各种磁场和磁场中承载的各种信息的任务,自然就落在磁场传感器身上。已研制出利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的磁传感器,并已在科研、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承担起探究种种信息的任务。
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MEMS磁场传感器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微型磁场传感器的结构,同时新发展的MEMS工艺能够在硅衬底上利用IC(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circuit,中文是:集成电路)后处理工艺制作各种机械结构,为磁场传感器的设计开辟了新的途径,近年来,提出了一些微型磁场传感器的结构,如法国的Vincent Beroulle、Laurent Latorre提出的MEMS磁场传感器,在悬臂梁与锚区附近做压阻,通过测量压阻的输出检测磁场。扭摆式MEMS磁场传感器最早由Beverley Eyre等人提出,测量在磁场作用下受力后结构扭摆的幅度,来测量磁场的大小。这些磁场传感器只能测量磁场的大小。磁场是一个矢量,所以对磁场方向信息很重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容式微机电磁场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测量磁场幅度,且传感器结构简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容式微机电磁场传感器,该磁场传感器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加设置的硅衬底、二氧化硅层、多晶硅层和氮化硅层,二氧化硅层的中部为空心,多晶硅层和氮化硅层中部设有U形梁,氮化硅层的四周设为锚区,U形梁根部与锚区固定连接,U形梁处于悬空状态;U形梁的氮化硅层的上表面布设有驱动金属线;锚区中设有电容上极板焊盘、电容底电极焊盘和驱动金属线焊盘;氮化硅层中设有含金属柱的第一通孔和含金属柱的第二通孔;U形梁的多晶硅层通过第一通孔与电容上极板焊盘连接,构成电容上电极;多晶硅层通过第二通孔与电容底电极焊盘连接,构成电容底电极;多晶硅层中设有凹槽,凹槽隔离电容上电极和电容底电极。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可以实现磁场幅度测量。本发明的电容式微机电磁场传感器,利用U形梁结构与锚区分别作为电容的两个电极,通过电容的变化可以得到磁场的幅度;而且电容的容值由U形梁和锚区的相对面积决定,可控性较大。
2.功耗小、性能可靠。本发明利用电容来测量U形梁的位移,来测量磁场的幅度。整个测量过程中所用的电流为直流电,采用U形梁受力较大,产生的位移也较大,因此功耗小。另外,电容检测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相对热驱动的传感器而言,本磁场传感器用洛伦兹力相对比较容易驱动,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多晶硅层剖面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中有:U形梁1、驱动金属线2、锚区3、驱动金属线焊盘4、电容上极板焊盘5、电容底电极焊盘6、凹槽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氮化硅层10、多晶硅层11、氧化硅层12、硅衬底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容式微机电磁场传感器,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加设置的硅衬底13、二氧化硅层12、多晶硅层11和氮化硅层10。二氧化硅层12的中部为空心。多晶硅层11和氮化硅层10中部设有U形梁1。U形梁包括位于下部的多晶硅层和位于上部的氮化硅层。U形梁的多晶硅层和多晶硅层11位于同一层,U形梁的氮化硅层和氮化硅层10位于同一层。氮化硅层10的四周设为锚区3。U形梁1根部与锚区3固定连接。U形梁1处于悬空状态。U形梁1的氮化硅层的上表面布设有驱动金属线2;锚区3中设有电容上极板焊盘5、电容底电极焊盘6和驱动金属线焊盘4;氮化硅层10中设有含金属柱的第一通孔8和含金属柱的第二通孔9;U形梁1的多晶硅层通过第一通孔8与电容上极板焊盘5连接,构成电容上电极;多晶硅层11通过第二通孔9与电容底电极焊盘6连接,构成电容底电极。多晶硅层11中设有凹槽7,凹槽7隔离电容上电极和电容底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6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燃料装卸系统
- 下一篇:带防松压板的竹片辊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