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粑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6691.1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8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祖芳;叶家先;曾少红;杨祖萍;颜永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旭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29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1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粑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粑是西南地区人们喜爱的方便食品之一,它是以糯米为主料,掺入粘米、黄豆等粮食原料制成的,其色泽金黄,故名黄粑。传统的黄粑生产方法是:先将粘米、糯米和黄豆按比例50:15:1.5备好;然后将粘米与黄豆等淘洗干净后打制成混合的米浆,米浆的稀稠程度以渗入糯米饭后能成型,但不可太稀,再将糯米洗净,放入传统的木甑中蒸煮到七八成熟。然后将打制好的米浆与蒸好的糯米饭倒入大木盆中再行均匀混合,其间还可加入少量的红糖。在大木盆中几经搅拌,待米浆中的水分被糯米饭完全吸收,干湿程度是能将糯米饭搓打成一个个雪白的大饭团。然后再用水清洗并煮制好的老笋壳叶或大竹叶,随着将已成型的黄粑半成品一个一个地置入竹壳内用绳子依次捆扎好,再错位分放,即让放置的黄粑每一个与每一个之间有一定小缝隙,其目的是能使其在蒸制过程中能透气,入大木甑中加火蒸煮了。经过近20个小时的蒸煮,黄粑出锅,香气透过湿热的竹叶蒸腾而出。趁热剥去竹叶,黄润晶莹的黄粑跃然眼前,糯香、甜香、竹香扑入口鼻,沁人心田。但这样制作出来的黄粑没有保健作用,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具有保健左右的黄粑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黄粑的制作方法。
一种黄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粘米、糯米和黄豆按比例75:20:5备好;再将粘米与黄豆原料洗净打制成混合的米浆,再将糯米洗净,放入传统的木甑中蒸煮到七八成熟,制得糯米饭;然后将上述米浆和糯米饭倒入大木盆中再行混合,其间再加入红糖,在大木盆中均匀搅拌,待米浆中的水分被糯米饭完全吸收,干湿程度以能将糯米饭搓打成饭团,即制得黄粑胚;
步骤二:先在木甑底部放入一层苦竹叶,然后再放入一层黄粑胚,上述步骤交替重复放置,然后加水以不浸到黄粑胚为准,煮沸后焖蒸18个小时,制得黄粑,即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黄粑不但香甜、散发出竹香味,色泽金黄、软绵糍糯、清凉清香、甜而不腻的风味特点;
2.本发明由于采用苦竹叶一起蒸煮,首先是苦竹叶能使黄粑在闷蒸的过程中透气,最重要的一点是苦竹叶在药典记载中有:具有清热、明目、利窍、解毒、杀虫、治消渴、烦热、目疼、口疮、失音、不消化、消食健胃、清心除烦的保健功能,所以具有清肝明目,防上火等保健作用;
3.本发明特别是老年人食后有助于消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黄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粘米、糯米和黄豆按比例75:20:5备好;再将粘米与黄豆原料洗净打制成混合的米浆,再将糯米洗净,放入传统的木甑中蒸煮到七八成熟,制得糯米饭;然后将上述米浆和糯米饭倒入大木盆中再行混合,其间再加入红糖,在大木盆中均匀搅拌,待米浆中的水分被糯米饭完全吸收,干湿程度以能将糯米饭搓打成饭团,即制得黄粑胚;
步骤二:先在木甑底部放入一层苦竹叶,然后再放入一层黄粑胚,上述步骤交替重复放置,然后加水以不浸到黄粑胚为准,煮沸后焖蒸18个小时,制得黄粑,即成。
本发明黄粑不但香甜、散发出竹香味,色泽金黄、软绵糍糯、清凉清香、甜而不腻的风味特点;
本发明由于采用苦竹叶一起蒸煮,由于苦竹叶在药典中有记载:具有清热、明目、利窍、解毒、杀虫、治消渴、烦热、目疼、口疮、失音、不消化、消食健胃、清心除烦的保健功能,所以具有清肝明目,防上火等保健作用;
本发明特别是老年人食后有助于消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旭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旭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6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油田井间示踪技术的水样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山药腐竹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