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部分重复利用的钢筋马凳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7051.2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商怀帅;王晓;商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重复 利用 钢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支撑负弯矩钢筋的马凳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现浇板负弯矩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通病之一。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构件中,作为主要的受力钢筋——负弯矩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取决于该类钢筋的位置准确与否,进而直接影响到该类构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现浇板负弯矩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会降低构件在该部位的承载能力,过大时会导致现浇楼板沿支座处出现裂缝影响楼板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保护层厚度过薄,无疑会使钢筋提早开始生锈并加快锈蚀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结构的耐久性(服役寿命)。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规定,混凝土工程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进行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就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项,由于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属于隐蔽工程,一般情况下保护层厚度的偏差在混凝土浇筑后很难被发现。大部分施工单位对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认为只要钢筋不露就可以了,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才给建筑工程留下了事故隐患。
目前,为保证现浇板负弯矩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原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工程中多采用马凳(钢筋马凳或塑料马凳)将负弯矩钢筋支撑到设计位置(马凳放置于负弯矩钢筋下部),然后浇筑混凝土,不同的马凳技术对混凝土保护层合格点率及建筑质量影响极大,由于施工荷载及施工人员不严格按施工要求进行操作,不可避免的存在混乱踩踏现象,导致楼板上部负弯矩钢筋及构造钢筋的位置难以控制和固定,保护层质量始终达不到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并且传统的钢筋马凳位于钢筋下方,与混凝土浇注为一体,这样会消耗大量钢筋,不但增加工程造价,且不符合“低碳、环保、节能”的要求,且由于造价高,工程不同程度存在少放甚至不放的现象,影响了现浇板负弯矩钢筋实际保护层厚度,进而影响工程质量。相对于钢筋马凳,塑料马凳虽然造价低,但其强度低于混凝土强度,且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差,所以塑料马凳的分布点成为混凝土强度薄弱点,影响主体构造安全,如果施工不当,也容易造成渗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部分重复利用的钢筋马凳,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钢筋马凳不能重复利用,浪费资源,工程造价高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部分重复利用的钢筋马凳,包括至少三根竖向支撑杆、将所有竖向支撑杆的顶端固连为一体的横向支撑架,还包括吊钩杆件,所述吊钩杆件包括杆状的卡锁和相对设置的直线形的吊杆A、B,所述吊杆A、B于其上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架,所述卡锁的一端与所述吊杆A的顶端铰接,且所述卡锁的杆体上具有多个第一卡齿,所述吊杆B的顶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卡齿啮合的第二卡齿,各所述竖向支撑杆上套设有塑料套管。
所述塑料套管的外壁布设有凸起。
所述横向支撑架的顶部固设有提拉把手。
所述提拉把手与所述横向支撑架之间焊接有加强钢筋。
所述竖向支撑杆的高度与要浇注的现浇板厚度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通过将钢筋马凳放置于负弯矩钢筋与构造筋交汇处,吊杆B的第二卡齿与卡锁的第一卡齿啮合,使吊杆A和吊杆B的底端对接夹住负弯矩钢筋的其构造筋的交汇吊起钢筋,吊起位置为保证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浇注完毕使卡锁与吊杆B分离,转动吊杆A和吊杆B,在混凝土未完全凝固前或完全凝固后使吊杆构件脱离钢筋,取出马凳,塑料套管防止竖向支撑杆与混凝土接触粘结,马凳取出后其留在混凝土内,实现马凳的主要部分的重复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工程造价;
2、钢筋马凳竖向支撑架的高度与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一致,从而能对现浇板厚度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标示,能有效确保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
3、卡锁可以围绕其铰接点旋转,根据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可以通过改变卡锁的第一卡齿与吊杆B的第二卡齿的啮合位置实现,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部分重复利用的钢筋马凳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吊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竖向支撑杆上套设塑料套管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吊钩杆件脱离负弯矩钢筋时钢筋马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把手与横向支撑架之间设置负弯矩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7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行电视频道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视频系统和一种3D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