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拣梗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7725.9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5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梅珍;祝纪烽;何志强;石荣强;黄进达;林家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 |
主分类号: | B07B13/04 | 分类号: | B07B13/04;A23F3/0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3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拣梗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分离茶叶与茶梗的阶梯式的拣梗机。
背景技术
茶叶拣梗机是用于分离茶叶与茶梗的专利设备,现有一种阶梯式的茶叶拣梗机,茶叶拣梗机包括装在机架上的连接有驱动装置的拣床,所述拣床上依次设有多级依次连通的拣分装置,每级所述拣分装置具有多块呈阶梯倾斜向下排列的设有纵向槽沟的槽板和连接最后该级最后一块槽板尾端的出梗板,在多块所述槽板下方设有与下一级所述拣分装置的第一块槽板相对接的接茶板;相邻的所述槽板之间设有宽度可调的缝隙,在所述缝隙间设有转轴;在最后一级接茶板的末端设有出茶板。其工作原理是,待分拣的茶叶从进茶口进入落到匀茶斗再到拣床上,在激振器的作用下,拣床上的茶叶在纵向槽沟的引导下都趋于纵向排列并朝前下方移滑,当茶叶移滑至缝隙,由于茶叶短、轻面而带毛,长、重、直而光滑,茶叶则从缝隙中落下,而茶梗在转动的转轴的触碰下,越过转轴与缝隙落到下一级阶梯的槽板中进行再分拣,如此多级阶梯的多级分拣,达到拣净的目的。采用这种茶叶拣梗机六堡茶的毛茶进行分拣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制用六堡茶的毛茶多为大叶种,茶叶长度比一般茶叶长,茶梗比一般茶叶长、重,当茶叶与茶梗滑至缝隙时,不少茶叶直接越过而不从缝隙落下,而一部分茶梗由于在纵向槽沟内滑行距离较短到达缝隙时并未竖直排列,也会从缝隙中落下,导致择梗率、茶净率降低;还需增加人手进行人工二次选梗,增加制茶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拣梗机,它可以解决现有的茶叶拣梗机进行拣梗时有部分茶梗混入茶叶,有部分茶叶被当成茶梗排出,导致茶叶的择梗率、茶净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茶叶拣梗机包括设在机架上的连接有驱动装置的拣床,所述拣床具有多级依次连通的拣分装置,每级所述拣分装置具有多块呈阶梯倾斜向下排列的槽板,相邻的所述槽板之间设有宽度可调的缝隙,在所述缝隙间设有转轴,所述缝隙的宽度为21毫米~24毫米,每块所述槽板的长度为147毫米~152毫米,所述转轴的直径为所述缝隙的宽度的0.45~0.5倍。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斜置的所述槽板与水平面夹角的角度为9度~11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茶叶拣梗机缝隙的宽度、槽板的长度和槽板与水平面夹角这些参数均根据制作六堡茶的原料毛茶的尺寸参数设置,以确保槽板在振器时,茶叶在纵向槽沟的引导下都趋于纵向排列并朝前下方移滑,移滑至缝隙时,茶叶从缝隙中落下,而茶梗在转动的转轴的触碰下,越过转轴与缝隙落到下一级阶梯的槽板中进行再分拣,通过多级分拣达到拣净茶叶中茶梗的目的;顺着振动槽板向下滑行至端口时,茶叶和茶梗均能沿振动槽板的槽竖直排列,保证了长的茶梗可以跨上转杆进入下一茶梗筛选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7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变频鼓风机进行控制的选煤系统
- 下一篇:具有订书钉和回形针移除器的碎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