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李箱逃生拉手固定卡扣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9514.9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杰;李向东;马先元;薛德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李箱 逃生 拉手 固定 总成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行李箱逃生拉手固定卡扣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私家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以前车辆的行李箱只能从外部打开,导致一旦有人被误困在行李箱内时容易发生意外。因此现在很多车辆为了提高安全性,都在车辆行李箱内设置一个逃生装置;该逃生装置可以为一个逃生拉手,该逃生拉手包括一手柄和连接行李箱开启开关的拉线,以在行李箱内能够开启行李箱盖。这样虽然增加了安全性,但是导致逃生拉手在行李箱内显得非常杂乱。现有的车辆一般是将逃生拉手直接从行李箱盖内板伸出来,非常影响行李箱的正常使用。还有的车辆是用尼龙搭扣粘在行李箱盖内饰上,粘接不牢,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以稳固固定逃生拉手的行李箱逃生拉手固定卡扣总成及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行李箱逃生拉手固定卡扣总成,包括固定在行李箱本体上的卡扣座,所述卡扣座底部设有沿所述垂直于卡扣座底面方向延伸的卡板以卡接在行李箱本体上;所述卡扣座顶部设有与逃生拉手相适配的卡接部以固定所述逃生拉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卡扣座包括U字形本体,所述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U字形本体的内壁上的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卡板的一端与所述U字形本体的内壁顶部一体成型,且另一端为自由端朝向所述U字形本体的底部延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卡板中部成台阶状以使所述卡板的自由端靠向所述U字形本体的内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行李箱本体包括行李箱盖内板和行李箱盖内饰,所述行李箱盖内板和行李箱盖内饰上设有相适配的孔以使所述卡扣座底部的卡板卡接在所述孔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行李箱逃生拉手固定卡扣总成。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采用结构合理的卡扣座,能够将逃生拉手固定在行李箱本体上,防止影响行李箱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行李箱逃生拉手固定卡扣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卡扣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行李箱盖内饰;
2.逃生拉手;
3.固定卡扣;
4.行李箱盖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逃生拉手无法稳固的固定在行李箱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行李箱逃生拉手固定卡扣总成。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所述种行李箱逃生拉手固定卡扣总成包括固定在行李箱本体上的卡扣座3,所述卡扣座底部3设有沿所述垂直于卡扣座底面方向延伸的卡板以卡接在行李箱本体上;所述卡扣座顶部设有与逃生拉手2相适配的卡接部所述卡扣座顶部设有与逃生拉手相适配的卡接部以固定所述逃生拉手。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的,所述卡扣座3包括U字形本体,所述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U字形本体的内壁上的卡板。所述卡板的一端与所述U字形本体的内壁顶部一体成型,且另一端为自由端朝向所述U字形本体的底部延伸。所述卡板中部成台阶状以使所述卡板的自由端靠向所述U字形本体的内壁。
如图1、图4所示的,该所述行李箱本体包括行李箱盖内板4和行李箱盖内饰1,所述行李箱盖内板4和行李箱盖内饰1上设有相适配的孔以使所述卡扣座底部3的卡板卡接在所述孔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逃生拉手固定卡扣总成。
上述方案中,采用结构合理的卡扣座,能够将逃生拉手固定在行李箱本体上,防止影响行李箱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95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