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形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0712.7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任强;黄春燕;向艳丽;李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33/08;C08G59/50;C08G59/42;C08F220/18;C08F220/3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星形 聚丙烯酸酯 环氧树脂 共混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星形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制备方法具有如下制备步骤:
(1)按重量份数计,准备如下物料:环氧树脂100份;固化剂35-40份;星形聚丙烯酸酯增韧剂5-20份;
(2)将步骤(1)所述的原料在120℃加热搅拌至透明,抽真空除去气泡,倒入烧杯,放入真空烘箱继续抽真空,直到不再冒气泡为止;
(3)将混和均匀的物料缓慢浇注到预热并涂有脱模剂的不锈钢模具中,125℃-135℃固化1.5-2.5h,165℃-175℃固化3.5-4.5h后,自然冷却脱模,得到固化后的样板,待测;
其中,步骤(1)中所述固化剂为脂肪族类、芳香胺类、双氰胺类、有机酸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为乙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砜、苯酮四羧酸二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形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44,固化剂优选为4,4-二氨基二苯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形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星形聚丙烯酸酯增韧剂分子量为6000~12000,分子量分布<1.5。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星形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星形聚丙烯酸酯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单体、引发剂、催化剂、配体、还原剂及溶剂依次加入烧瓶,将反应体系先抽真空,然后充入氮气或氩气,在60℃~80℃条件下反应2~24h,即得到产物星形聚丙烯酸酯增韧剂;
以摩尔比计,单体:引发剂=(45∶1)~(95∶1),催化剂:单体=(0.01∶100)~(0.05∶100),过渡金属卤化物催化剂:配体=(1∶5)~(1∶10),过渡金属卤化物催化剂:还原剂=(1∶5)~(1∶10);溶剂占反应体系总质量的30%;
其中,所述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酸酯类、苯乙烯类、含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具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引发剂为三端带有机卤代的化合物、四端带有机卤代的化合物或六端带有机卤代的化合物,具体为:三羟甲基丙烷三(α-溴代异丁酸乙酯)、季戊四醇四(α-溴代异丁酸酯)或双季戊四醇六(α-溴代异丁酸酯);
催化剂为过渡金属卤化物CuCl2、CuBr2;配体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或三-(N,N-二甲基氨基乙基)胺;还原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溶剂为甲苯、苯甲醚、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星形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单体为丙烯酸正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混合物时,其摩尔比为4∶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星形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具体步骤:将反应主剂、缚酸剂、稀释剂依次加入烧瓶,低温条件下滴加α-卤代酰卤反应,体系温度控制为0℃~30℃,机械搅拌反应48h后,经过滤、洗涤、萃取、重结晶后得到具有有机卤代的化合物;按摩尔比,反应主剂:α-卤代酰卤为(1∶1.5)~(1∶5),α-卤代酰卤:缚酸剂为1∶1;稀释剂质量为反应主剂质量的5-14倍;
其中,所述的反应主剂为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或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缚酸剂为三甲胺、三乙胺或吡啶;稀释剂为四氢呋喃;α-卤代酰卤为α-溴代异丁酰溴、α-溴代异丁酰氯或α-溴代异丁酸乙酯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07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