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61670.9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9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毛陈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研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切换 工作 模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特别是一种方便使用的自动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的飞行模式又叫航空模式、航班模式,开启飞行模式后,手机的GSM/GPRS模块将被停止使用。目前手机行业并没有关于飞行模式的行业标准。
某些手机里自带这个功能,有些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实现,如S60软件里的System tools里面就有航空模式。这个模式可以关掉SIM卡功能使手机处于不发射和接受信号状态,而又不影响手机的其它功能操作(一般手机没有SIM卡就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飞行模式关闭了手机的GSM/GPRS模块,手机不会主动向基站发送寻呼信号,即不试图联系基站,但一般可拨打紧急电话(与无sim卡原理类似,在此模式下,手机一般可拨打国际求救电话112,可能不支持110、120等国内求救电话)。
通讯设备在开机后的工作模式包括飞行模式和通讯模式,一般需要用户手动设置通讯设备的工作状态,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例如,当用户需要睡觉休息时,需先将通讯设备调整至飞行模式以避免在休息过程中受到电磁辐射或外界干扰;而当用户醒来时,又需将通讯设备调整至通讯模式以提供正常的通讯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自动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其应用于通讯设备上,且所述通讯设备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人体当前的生理参数;
判断人体当前的生理参数是否符合睡眠状态的生理参数;
若人体当前的生理参数符合睡眠状态的生理参数,则将通讯设备自动设置成第一工作模式;
若人体当前的生理参数不符合睡眠状态的生理参数,则将通讯设备自动设置成第二工作模式。
特别地,所述生理参数为心率。
特别地,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飞行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通讯模式。
特别地,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静音或震动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响铃模式。
特别地,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预设的网络关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预设的网络开启。
特别地,所述预设的网络为移动网络或Wi-Fi网络。
特别地,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关机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开机模式。
特别地,所述人体当前的生理参数由侦测器侦测取得,再由侦测器通过近距离ANT无线传输至通讯设备。
特别地,所述侦测器为心率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可根据人体不同的生理参数自动切换成相应的工作模式,避免手动操作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其应用于通讯设备上,例如,手机或PAD。所述通讯设备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获取人体当前的生理参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理参数为心率;
步骤20:判断人体当前的生理参数是否符合睡眠状态的生理参数;若人体当前的生理参数符合睡眠状态的生理参数,则执行步骤30;若人体当前的生理参数不符合睡眠状态的生理参数,则执行步骤40;
步骤30:将通讯设备自动设置成第一工作模式;
步骤40:将通讯设备自动设置成第二工作模式。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为相对设置,例如,若第一工作模式为飞行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为通讯模式;若第一工作模式为静音或震动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为响铃模式;若第一工作模式为预设的网络关闭,第二工作模式为预设的网络开启,其中,预设的网络为移动网络或Wi-Fi网络;若第一工作模式为关机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为开机模式。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当前的生理参数由侦测器侦测取得,所述侦测器可为心率带,戴在人体手腕上;侦测器与通讯设备之间通过近距离ANT无线传输,且近距离ANT无线传输具有低辐射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研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研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1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