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柱型铅酸双极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2069.1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1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盛南;陈源;徐光辉;李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商国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8 | 分类号: | H01M10/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型铅酸双极 电池 | ||
1.一种圆柱型铅酸双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极绝缘端盖(2)及正极端子(12),所述正极端子(12)安装在正极绝缘端盖(2)上;
正极板导电基片(11),所述正极板导电基片(11)安装在正极绝缘端盖(2)的内侧,正极板导电基片(11)的一面与正极端子(12)电连接;
正极端板(1),所述正极端板(1)安装在正极板导电基片(11)的另一面并电连接;
负极绝缘端盖(10)及负极端子(9),所述负极端子(9)安装在负极绝缘端盖(10)上;
负极板导电基片(8),所述负极板导电基片(8)安装在负极绝缘端盖(10)的内侧,负极板导电基片(8)的一面与负极端子(9)电连接;
负极端板(7),所述负极端板(7)安装在负极板导电基片(8)的另一面并电连接;
一组以上的导电基片组件,所述导电基片组件包括正极端板(1)、负极端板(7)及双极板(3),所述双极板(3)的一面涂有正极性的活性物质,另一面涂有负极性的活性物质,所述正极端板(1)安装在双极板(3)上涂有正极性活性物质的一面并电连接,所述负极端板(7)安装在双极板(3)上涂有负极性活性物质的一面并电连接;
一个以上的绝缘外框(4),所述双极板(3)卡设在各自的绝缘外框(4)中,相邻两绝缘外框(4)互相螺纹连接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位于两端的绝缘外框分别与正极绝缘端盖(2)及负极绝缘端盖(10)螺纹连接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在绝缘外框上位于螺纹连接处开有注液孔(41)及储液槽(42),所述注液孔(41)位于储液槽(42)的外侧并连通;及
二块以上的微孔隔板(5),在所述相邻两导电基片组件之间设一微孔隔板(5),正极板导电基片(11)与相邻的导电基片组件之间设一微孔隔板(5),负极板导电基片(8)与相邻的导电基片组件之间设一微孔隔板(5),所述微孔隔板(5)位于储液槽(42)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铅酸双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绝缘外框(4)的螺纹连接处设有密封圈(6),在两端绝缘外框(4)与正极绝缘端盖(2)及负极绝缘端盖(10)的螺纹连接处均设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铅酸双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外框(4)的两侧均设有环形压条(43),在所述正极绝缘端盖(2)的内侧设有环形压条(21),在所述负极绝缘端盖(10)的内侧设有环形压条(101),相邻两环形压条互相配合从而将微孔隔板(5)定位,在相邻两环形压条之间有间隙从而储液槽(42)中的液体可以渗透到微孔隔板(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铅酸双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绝缘端盖(2)、负极绝缘端盖(10)、绝缘外框(4)上分别设有环形凸台(21)、(102)、(44)。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铅酸双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极板(3)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二个以上插入正极端板(1)及负极端板(7)的凸台(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商国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商国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20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