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启停试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2247.0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8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龙晓明;张军;任珅;寇海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1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试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在压缩机启停试验中控制压缩机启停动作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缩机启停试验中,一般采用汽车空调控制器或市场上通用的温控仪表来控制压缩机启停,虽然汽车空调控制器或温控仪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压缩机启停试验的要求,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
对于汽车空调控制器来说,其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1、单个车型产品的压缩机的启停温度不可更改,而压缩机的启停试验中往往需要测试多个启停温度点;
2、只能采集与其配套空调箱产品的NTC传感器数据,若要采集其他车型的NTC传感器数据,需要将汽车空调控制器拆卸后,重新刷写程序,导致效率低下,可移植性和通用性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3、汽车空调控制器与空调箱开发密切相关,导致在空调箱开发初期,压缩机启停试验无法进行,严重影响项目开发进度;
4、无人机交互界面,不能直观设置和显示压缩机启停过程中NTC传感器感知的蒸发器表面温度变化情况,影响了结霜等问题的系统分析;
5、无通讯接口,试验数据无法传输至PC机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温控仪表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点不足:
1、只能利用温控仪表自带的热电阻或热电偶传感器来采集数据,而其自带的传感器与汽车空调通用的NTC传感器存在一定的技术差异(如反映速度和采集精度等),不利于空调箱制冷试验中的实际问题分析;
2、不能直观设置和显示压缩机启停过程中NTC传感器感知的蒸发器表面温 度变化情况,影响了结霜等问题的系统分析;
3、无通讯接口,试验数据无法传输至PC机进行统计分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启停试验设备,该压缩机启停试验设备能够满足通用化和可视化的要求,并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方便问题分析、缩短研发周期和提高产品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机启停试验设备,包括
微处理器,用于分析处理试验数据,并发出控制指令;
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微处理器提供电源;
NTC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空调箱NTC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将数据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
LED显示器,用于动态显示试验数据;
LED显示器驱动模块,将来自微处理器的数据信号处理后传输至LED显示器;
压缩机电磁离合器驱动模块,接收来自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并向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发出控制指令。
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AC-DC转换器和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位于所述AC-DC转换器与所述微处理器之间。
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与所述A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并联设置的AC断电识别器,且所述AC断电识别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设备、软件调试的程序仿真接口,所述程序仿真接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输出试验数据的通讯接口,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的时钟振荡或所述微处理器内设有内置时钟。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存储试验数据的E2PROM。
进一步,还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的开关按键、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的控制按键和用于显示压缩机运行状态的指示灯,所述LED显示器安装在所述操作面板上,所述控制按键包括功能选择按键、温区选择键、修改/确认键、数值增加键、数值减少键和复位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压缩机启停试验设备,通过设置NTC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能够与各类空调箱产品的NTC传感器对接,并将NTC传感器对接采集的蒸发器表面温度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能够实现通用化;通过设置LED显示器和LED显示器驱动模块,能够实时显示试验数据,试验人员可通过LED显示器随时了解试验过程中的情况,确保了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通过设置压缩机电磁离合器驱动模块,能够有效控制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的离合,即控制压缩机的启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22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