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中鸭饲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2350.5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4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伟;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正大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06;A23K1/14;A23K1/175;A23K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中鸭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饲料领域,特别是一种肉中鸭饲料。
背景技术
鸭是一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和较其它禽类更能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数量极大、在我国分布非常广的家禽。我国肉鸭饲养量近32亿只,占全球78%,品种资源尤其丰富,肉鸭及其产品在我国的畜产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每年为社会提供肉、羽毛(绒)和副产物的总产值超过850亿元,肉鸭产品,比如烤鸭、板鸭、香茶鸭等在国际市场上也倍受青睐。
目前,全球的肉鸭产业呈现蓬勃向上的生机。其发展主要表现为:1、由于人们对鸭肉营养价值的认可,生产总量逐年稳中有增,人均占有量也呈现上升趋势;2、肉鸭产品生产的增加不仅表现在产量上,同时反映在鸭肉产品生产的结构上,深加工产品快速得到开发,鲜产品、冷冻产品和干腌制品生产迅速增加。
现有的肉中鸭饲料结构不合理,致使肉中鸭阶段生长潜力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后期生产速度和生产规格难以控制,肉质达不到消费者的要求,抗生素等残留量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肉中鸭饲料抗生素残留量高、配比不合理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不含抗生素、配比合理的肉中鸭饲料。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肉中鸭饲料,其质量份组成为:玉米240~280份,小麦120~160份,次粉150~200份,棉粕46%40~60份,菜粕36%50~70,米糠13%160~200份,麦糠麸26%60~100份,豆油10~20份,石粉10~20份,磷酸氢钙5~10份,预混料8~16份。
进一步的,所述预混料的质量份组成为:维生素添加料5~8份,矿物添加料3~5份,玉米酒精糟3~5份,蛋氨酸1~3份,食盐3~8份。
进一步的,所述维生素添加料选自:维生素A1、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2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矿物添加料选自:膨润土、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预混料的质量份组成为:维生素添加料6.5份,矿物添加料4份,玉米酒精糟4份,蛋氨酸2份,食盐5.5份。
进一步的,一种肉中鸭饲料,其质量份组成为:玉米260份,小麦140份,次粉177份,棉粕46%50份,菜粕36%67份,米糠13%180份,麦糠麸26%80份,豆油15份,石粉14份,磷酸氢钙7份,预混料10份。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添加了维生素添加剂和矿物添加剂,丰富了肉中鸭饲料的成分,配比更加合理,采用本肉中鸭饲料喂养的肉鸭,肉质好,无有害物质残留,质量有保证,满足消费者对肉鸭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肉中鸭饲料,其质量份组成为:玉米240份,小麦120份,次粉150份,棉粕46%40份,菜粕36%50份,米糠13%160份,麦糠麸26%60份,豆油10份,石粉10份,磷酸氢钙5份,预混料8份。
本发明中的预混料的质量份组成为:维生素添加料5份,矿物添加料3份,玉米酒精糟3份,蛋氨酸1份,食盐3份。
本发明中维生素添加料为:维生素A1、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B12。
本发明中矿物添加料为:膨润土、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
实施例2
一种肉中鸭饲料,其质量份组成为:玉米260份,小麦140份,次粉177份,棉粕46%50份,菜粕36%67份,米糠13%180份,麦糠麸26%80份,豆油15份,石粉14份,磷酸氢钙7份,预混料10份。
本发明中的预混料的质量份组成为:维生素添加料6.5份,矿物添加料4份,玉米酒精糟4份,蛋氨酸2份,食盐5.5份。
本发明中维生素添加料为:维生素A1、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2。
本发明中矿物添加料为:膨润土、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
实施例3
一种肉中鸭饲料,其质量份组成为:玉米280份,小麦160份,次粉200份,棉粕46%60份,菜粕36%70,米糠13%200份,麦糠麸26%100份,豆油20份,石粉20份,磷酸氢钙10份,预混料1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正大油脂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正大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2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