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菜籽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2447.6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流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沙埠粮油加工厂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4232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菜籽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油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菜籽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油菜籽是草本十字花科作物,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种之一。油菜籽在进行压榨之前需要进行清理干燥和热处理。
油菜籽在进入榨油机之前如果不清除油菜籽中夹带的泥土、茎叶等杂物,不但会影响油脂和饼粕的质量,而且会吸附一部分油脂,降低出油率,如果油菜籽中夹有砂石、金属、麻绳等杂物,更会引起机件磨损等,诱发生产事故,影响工艺效果,因此,进行清理干燥处理是十分必要的。油菜籽的热处理包括生坯的湿润和加热,因此又被称为蒸坯或炒坯,蒸炒后的坯称为熟坯,热处理效果的好坏对整个制油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出油率的高低以及油品、饼粕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在油菜籽的热处理过程中,对生坯的加热一般采用炒籽机,现有的炒籽机主要为静态加热,进料后对生坯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成后,将熟坯取出,存在生产效率低,人工强度大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菜籽加工装置,实现了油菜籽生坯的加热,其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人工强度低。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油菜籽加工装置,包括:机架、进料装置、加热筒、出料装置,其中:
所述进料装置、所述加热筒、所述出料装置依次连接,并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加热筒驱动连接;
所述加热筒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进料装置连接的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料装置连接的出料口,且其筒体内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由两组叶片构成且整体呈双螺旋结构,且每组叶片均包括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和后锥叶片,其中,所述前锥叶片靠近进料口一端,所述后锥叶片靠近出料口一端,所述前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所述中筒叶片整体为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所述后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
所述加热筒的筒壁与所述中筒叶片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加热筒中所述后锥叶片与所述中筒叶片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环形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包括第一中间孔,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将所述加热筒分隔为第一区域和冷却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冷却区域通过所述第一中间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加热筒中所述前锥叶片与所述中筒叶片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环形挡板,所述第二环形挡板包括第二中间孔,所述第二环形挡板将所述第一区域分隔为预热区域和加热区域,所述预热区域和所述加热区域通过所述第二中间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中间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中间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前锥叶片、所述中筒叶片和所述后锥叶片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前锥叶片、所述中筒叶片和所述后锥叶片采用锰板制作。
本发明中,通过在加热筒中设置螺旋叶片,并由驱动装置驱动加热筒旋转,使得进入加热筒中油菜籽在加热筒被推动前进,进行动态加热,从而实现自动进料和自动出料,整个油菜籽加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人工强度低;由于加热装置设置在中筒叶片与筒壁之间,且中筒叶片采用较小螺旋角的阿基米德螺旋线,可以提高在加热过程中的搅拌性能,使得加热更加均匀;前锥叶片和后锥叶片采用较大的螺旋角的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由于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相比等角对数螺旋线具有更加光顺、受力更加均匀,且最大应力值小于等角对数螺旋线,可提高进出料性能,使得进料和出料连续均匀且顺畅,同时,前锥叶片和后锥叶片采用非等角对数螺旋线,可以将前锥叶片后端螺旋角和后锥叶片前端螺旋角可以设计为逐步减小到等于中筒叶片螺旋角,以便于进行叶片间的拟合,螺旋叶片的整体螺旋线呈现为非等角螺旋线,达到进出料性能和加热搅拌性能的合理搭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油菜籽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油菜籽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油菜籽加工装置,包括:机架3、进料装置1、加热筒5、出料装置2,其中:
进料装置1、加热筒5、出料装置2依次连接,并均设置在机架3上,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3上并与加热筒5驱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沙埠粮油加工厂,未经宁国市沙埠粮油加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2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源有效性判断方法及双数据源选择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