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母材拉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62480.9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乙坂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37/012 | 分类号: | C03B37/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拉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伸缩式多层圆筒制顶腔的光纤预制棒等的玻璃母材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光纤材料的光纤预制棒(玻璃棒)是从更大型的光纤用玻璃母材通过加热拉伸而制造出来的。作为玻璃母材的拉伸装置,在日本特开平11-06025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伸缩式顶腔的拉伸装置。根据日本特开平11-060259号公报的方法,通过使用伸缩式顶腔能够抑制拉伸装置的整体高度,以使拉伸大型母材的装置实现小型化。
并且,在日本特开2011-116592号公报中还公开了一种具有玻璃制顶腔的拉伸装置。根据日本特开2011-116592号公报,通过使用玻璃制顶腔而抑制玻璃母材上部圆锥部的蓄热,从而提高在拉伸后半程的外径可控性。在日本特开2011-116592号公报中公开了由单一玻璃管制成的部件以及由类似于日本特开平11-060259号公报所述的伸缩式多层圆筒制成的部件作为顶腔。
另一方面,为了减轻拉伸得到的玻璃棒的弯曲,在日本特开平09-030827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5-10476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使拉伸中的玻璃母材的XY位置保持恒定的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具有伸缩式顶腔的拉伸装置中,虽然考虑到使用连接工具对将伸缩式顶腔的上侧设置于腔室上端的凸缘与上盖进行固定,但在拉伸后期,由于加热炉与上盖以及与凸缘之间的距离变近,上盖升温而变形,有可能会发生由凸缘的破损、鼓包引起的缺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玻璃母材拉伸装置包括:加热炉;伸缩式顶腔,其由设置于加热炉上部的多层圆筒构成;玻璃母材悬吊机构,其用于将玻璃母材悬吊于加热炉及伸缩式顶腔内;以及顶腔悬吊机构;在多层圆筒的最外管上部具有凸缘,顶腔悬吊机构具有能够从下侧支撑凸缘的圆筒支撑部件以及用于悬吊该圆筒支撑部件的圆筒悬吊部件。
另外,上述发明内容并未列举出本发明的全部可能特征,所述特征组的子组合也有可能构成发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将玻璃母材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玻璃母材拉伸装置上的状态。
图2表示使玻璃母材悬吊机构下降后的状态。
图3表示将玻璃母材悬吊机构与伸缩式顶腔组装起来的状态。
图4表示圆筒伸长后的状态。
图5表示将玻璃母材安装于比较例的玻璃母材拉伸装置上的状态。
图6表示使悬吊轴管下降后的状态。
图7表示通过连接工具将上盖与伸缩式顶腔结合起来的状态。
图8表示圆筒伸长后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1梁柱、102导轨、103滚珠丝杠、104滑架、201XY工作台、202悬吊轴、203悬吊轴管、301加热器、302隔热件、303主腔室、304碳制的马弗管、305门档、401多层玻璃圆筒、402上盖、403气体密封板、404凸缘、405连接工具、406外爪、407内爪、501圆筒支撑部件、502支柱、503玻璃圆筒悬吊部件、504上盖吊挂夹具、601玻璃母材、602虚设捧、603退出虚设体、701导辊、702退出辊(上)、703退出辊(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图1至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玻璃母材的拉伸装置的一例。拉伸装置大致由以下部分构成:升降机构(附图标记的百位数为1)、玻璃母材悬吊机构(附图标记的百位数为2)、加热炉(附图标记的百位数为3)、伸缩式顶腔(附图标记的百位数为4)、顶腔悬吊机构(附图标记的百位数为5)、退出机构(附图标记的百位数为7),在该拉伸装置中安装有玻璃母材工件(附图标记的百位数为6)。
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使用安装于梁柱101上的导轨102及滚珠丝杠103使滑架104进行升降。在滑架104上连接有悬吊轴202及悬吊轴管203作为玻璃母材悬吊机构,玻璃母材601借助于虚设棒602而悬吊于悬吊轴管203上。悬吊轴202的上端设置有XY工作台201,其能够对玻璃母材的水平位置进行调整。
加热炉设置于升降机构的下部,包括:碳制的加热器301、碳制的隔热件302、水冷的主腔室303、用于使玻璃母材与来自于加热器及隔热件的粉尘相隔离的碳制的马弗管304、能够调整开口径以防止空气从下部进入的门档305以及图中未示出的电极及非活性气体导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2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菜籽油制备循环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终端主密钥TMK安全下载方法及系统